關于修訂2022版本科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
各教學單位:
課程教學大綱是執行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實現培養目標的教學指導性文件,是教材編寫、教學組織與管理、評價和考核的重要依據。為了更好地落實學校2022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促進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切實發揮課程全方位育人功能,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決定全面開展2022版本科課程教學大綱修訂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編制(修訂)范圍及分類
1、修訂范圍。2022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的所有課程都應制定新版課程教學大綱,具體包含通識必修課程、專業必修課程、集中性實踐課程、專業選修課(考慮到有些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所列出的專業選修課門數太多,很多課程沒有實際開設,故要求按急用先行的原則,分期分批陸續編寫出各自的選修課程教學大綱,先將現在所能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程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及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等實踐教學環節,都應修訂教學大綱。
2、大綱分類。課程教學大綱分為理論課程大綱、理論課程加實踐課程大綱、專業導論課程大綱、寫生創作課程大綱、職業體驗課程大綱、畢業實習課程大綱、畢業論文(設計)實施方案、項目包實施方案共八類(見附件)。
二、修訂具體要求
1.教學目標明確,落實培養要求。課程教學大綱必須以2022版專業培養方案為依據,充分貫徹培養方案所體現的教育思想、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明確課程在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確保學生達成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做到課程內容、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相契合。教學大綱的制定要注重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組合及相關課程的聯系與分工,以避免課程的重復和遺漏。
2.體現教學內容。課程教學大綱是教學計劃的具體體現,是以綱要形式體現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包括課程目的與任務、先修與后續課程、單元學時分配表、教學內容與目標、考核方式與成績構成、主要參考資料等。
3.明確支撐關系。學院要對課程體系進行充分準備和調研,從課程在本科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出發,明確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內容及各教學環節安排。按知識體系梳理每門課程的知識點,去掉冗余,明確支撐關系,特別是對達成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支撐作用。
4.課程教學內容圍繞課程教學目標達成一致。課程教學大綱要對標各專業2022版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與課程名稱、課程性質、學時數和學分數等信息相一致。同一課程不同學時且教學大綱有明顯差異的;不同專業開設有同名的課程,但教學要求、學分設置和課時量不同的,都應分別修訂教學大綱。
5.講求實效,豐富實踐教學。實踐課或實踐環節應以解決真實問題為目的,設計實踐項目應盡可能以創新性、設計性和綜合性項目為主,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操作技能和綜合設計能力。
6.內容要求。論課程教學大綱編制過程中,須以“章/單元”為單位;對含有上機或實訓教學的課程,須在理論課程教學大綱中對應“章/單元”,明確實訓(上機)項目名稱、學時、實訓類型、實訓內容、實訓目的及學時安排等,以確保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培養有效融通。
7.合理分工,責任到人。課程教學大綱編制具體執筆人要明確責任。公共課由開課單位負責制訂大綱,專業課、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大綱由專業所在學院制訂,涉及跨學院開設的基礎課或專業課,應由開課學院聯合制定。各單位要高度重視課程教學大綱編寫工作,確定修訂各門課程大綱的負責人,負責人組織相關教師充分調研、認真修訂,加強同專業不同課程內容之間的整合。各單位要以修訂大綱為契機,充分發揮本科教學專業團隊的作用,開展教學研究,確保教學大綱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8.強化審批流程。課程教學大綱應有執筆人簽字、參加研討人員簽字、審核人與審批人簽字,審核人、審批人原則上不能為同一人,審核人原則上為專業負責人或系主任,審批人為各學院院長(非教學單位為部門負責人)。
9.文件命名要求。課程大綱以word格式保存(每門課程一個文件),根據開課系部命名為:【專業名稱】+課程名稱-大綱類名+2022版+上交日期(230XXX);課程教學大綱以系(部)為單位匯總至學院,按照“專業”建立文件夾,并統一上交至教務處。
10.分類編制。全校性通識教育類通識課由課程承擔單位負責編寫和審核,學校統一組織審定后編印成冊;專業課以專業為單位編寫成冊;項目包和畢業論文(設計)實施方案以專業為單位編寫成冊,并由各二級學院負責審核,學校統一組織審定后印刷成冊。
11.文字嚴謹,格式規范。編制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時,要力求文字嚴謹,語意明確,簡明扼要,名詞術語定義準確;內容表述應結構合理,層次清晰,格式規范;標題、序號、標點符號等應當規范使用。
三、修訂工作安排及其他說明
1. 組織管理
1月13日16:00前,各學院明確開課課程教學大綱修訂實施方案并報教務處備案。要求各學院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以學院負責人為組長、各系主任及相關骨干教師為成員的工作小組,以系(部)為單位明確各門課程歸口,課程教學大綱編寫(修訂)負責人、執筆人,并合理制定課程教學大綱編寫與修訂相關工作安排及實施進程。
2.時間安排
1)2月19日前,各學院嚴格按要求組織完成課程教學大綱初稿編制(修訂)工作。
2)2月20日—2月25日,各學院以系為單位進行集中性審議,并完成部門內反饋、修改后形成審定稿報教務處。各學院對課程教學大綱初稿審查反饋的意見、記錄、修改等過程性材料須完整保存備查,作為學院提交課程教學大綱審定稿及教學檢查等重要依據。
3)2月27日—3月10日,教務處以開課系(部)為單位組織專家、相關人員分別對課程教學大綱內容、格式規范性等進行全面審查并反饋修改。各學院課程教學大綱審查通過率作為課程教學大綱完成質量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
4)3月17日,完成課程教學大綱審查、反饋與修改工作,經學校領導審批同意后分類裝訂成冊。
四、材料上交時間
1)1月13日16:00前上交課程教學大綱修訂實施方案電子版及紙質簽字版至教務處任老師;
2)2月25日16:00前以學院為單位上交課程教學大綱審定稿電子版至教務處任老師。
附件:
1. 【XXX專業】XXX課程教學大綱-純理論-2022版(23xxxx) 模板
2. 【XXX專業】XXX課程教學大綱-理論實踐-2022版(23xxxx) 模板
5.【XXX專業】XXX課程教學大綱-職業體驗-2022版(23xxxx) 模板
6.【XXX專業】畢業實習課程教學大綱-2022版(23xxxx)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