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舉辦第一屆國風文化展示周文藝展演
琴棋書畫自成風景,國風漢服各展風采。一場穿越時空、意境優美的視覺盛宴,一次內涵豐富、底蘊深厚的藝術匯演。品千年古韻,鑒時代芳華,當國風遇上遼傳,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且看我校國風文化展演“神仙場面”
6月7日下午,我校第一屆國風文化展示周文藝展演在遼傳劇場拉開帷幕。副校長宋喜仁、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二級學院全體師生代表共千余人參加活動。
開場由漢辰古樂社帶來的《盛世國樂》奏響國風樂章,這里有古箏的輕攏慢捻;笛子的清麗悠揚;琵琶的鏗鏘頓挫;二胡的蕩氣回腸!丹青寄華裳,筆墨傳薪象,由漢辰古樂社展現《丹青·華裳》魏晉風骨,唐之繁華,宋之風雅,明之萬象,皆得見于此。
輕紗羅裙迎春神,少女踏鼓望子衿;紅裝繡帔,羽翎擺動。這不就是新聞學院為我們帶來的《刀馬旦》嗎?中華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城市學院為我們帶來了《上行下效》,悠悠歷史歲月,蘊含著豐富的哲思。
遠古的淡雅,輕柔的音韻,來自音樂社的《青花瓷》;無法抹去的是那吟唱無數的惦念與懷念,以及那穿越無數的美麗和魅力。
詩意中國,源遠流長,時光作伴,聽世紀回響。影視學院朗誦劇《詩韻流芳》,讓古今詩詞唱響時代殿堂!
武術散打社表演的《弘武》,彰顯著華夏千年文明傳承,孕育著中華兒女世代的英姿颯爽,令在場所有人為之震撼!琴“旗”書畫自成風景,千嬌百媚一展東方古韻,一場由模特社帶來的《旗袍秀》盡展中國女性的典雅高貴。披羅衣之璀璨兮,珥瑤碧之華垢,國風漢服社舞一曲《小城謠》,走一場漢服秀,讓我們品盛世容顏,聽古韻悠揚。照亮過宋詞的那一輪明月,又是一年彩云追,這是從詩經里飄出的那朵云彩,數媒學院帶來的《明月幾時有》,讓我們在忙碌的歲月里有了溫暖的陪伴。
昨夜故人午夜夢回,卻只剩鬢上發顫的絲縷銀光。管理學院的《紅昭愿》帶你感受這世俗,不過是他人手中的功名利祿之筆,她在局中,也只一眼驚鴻。“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影視學院的《為漢服淺吟低唱》,讓你品這華夏一舉一動,莫不蘊含禮韻。
用一抹青色,作山的底色;用一絲綠意,作水的柔情,描摹一幅傳世千古的畫卷,一輪明月,《只此青綠》。
悠悠國潮風,濃濃華夏情;國風正紅,當潮不讓。隨著中國文化自信心與軟實力的上升,融合了傳統音樂文化、濃郁東方審美的“國風”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我校在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期間,特別開展“國風文化展示周”活動,旨將中國故事扎根在遼傳學子心中,增強文化自信,彰顯青年人責任擔當,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