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師發(fā)展中心舉辦青年教師培訓|關四平:論孔子思想的人文內涵

人文素養(yǎng)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重要精髓,其范疇內涵深刻、外延豐富是教師實現(xiàn)自我超越的基石。為提升青年教師人文素養(yǎng),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職責,11月15日,我校教師發(fā)展中心舉辦青年教師培訓,特別邀請人文學院關四平院長以《論孔子思想的人文內涵》為題進行講座。校長宋吉鑫、各二級學院負責人,全體青年教師,以及慕名而來的教師共同聆聽了本次講座。

關四平院長

關院長的講座內容以孔子思想為中心,分別從六個部分挖掘孔子思想人文內涵,深入詮釋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即尊孔與批孔、“仁”與“禮”、“達德”追求與人格建構、學習與教書、“忠”與“孝”、修己安民與以民為本。他深入解讀了“三位一體的人格建構模式”,闡釋了孔子追求“人格尊嚴與人格境界“的人文精神,并列舉剖析具有代表性的孟子、司馬遷、嵇康、陶淵明、劉備、關漢卿等歷史文化名人的人格特征,形象生動地闡釋出他們高尚的人格境界,希望青年教師能夠汲取名人的人格精華并賦予時代精神,塑造理想人格。

培訓現(xiàn)場

關院長在論述“仁”和“禮”關系的思想內涵時表示,“仁是思想內核,禮是外在規(guī)范。仁受制于禮,禮要體現(xiàn)仁: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鬃釉唬骸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标P院長的講座旁征博引、妙語連珠、切中肯綮,為青年教師深入講解了孔子思想的人文啟示,是一場文化素養(yǎng)內涵豐富的講座。

我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培養(yǎng)培訓,引領廣大教師不僅傳授學生專業(yè)知識,更要成為培育學生品格、品行的引路人;不僅成為經(jīng)師,更要成為人師。本次講座是我校“青年教師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人文素養(yǎng)專項講座”系列之一,旨在提升青年教師的人文內涵的同時,更要將人文精神及素養(yǎng)內涵傳授給遼傳學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真正成為具有人文素養(yǎng)精神、底蘊深厚的紅色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