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創作展】——共生

 

創作理念:

全世界每年近有10億廢棄輪胎,其大多數被不規范的掩埋,焚燒。從而,廢棄的輪胎越發的變成了環境的殺手。所以,我們將此轉化為另一種方式。由多個廢棄的輪胎轉化為四個活潑靈動的卡通人物。置于校園內,與其環境共生互融,外觀易親近討喜的同時,內在也在訴說著,告誡著同學們要愛護,珍惜環境,懂得學會變廢為寶。如此,廢棄臟舊的輪胎也能開出最艷麗的花。

創作團隊李莉莉 甘遠葵 張孟旭 陳文星 陸國棟 魏波海

指導教師王佩、于墨

【制作過程】

確定方案后,實地測量場地,以此來確定所制作作品的尺寸。選購材料,主體材料為廢舊輪胎,輔以木板,丙烯,噴漆,假花,金屬等材料。為避免單個設計元素而顯得空曠,所以定為四個元素,每個元素都有不同的狀態和形象。輪胎與輪胎之間打孔用螺絲來固定,后置木板,為的是更加穩固,從而適應夏季氣候變化。然后加以裝飾,噴漆為底色,丙烯繪制圖案,金屬材料加以裝飾,最后插上假花,使作品更加完善,增添一抹光彩。最后,在輪胎縫隙之間纏繞串燈,使作品的夜間效果更加完善。

 

【點位分析】

7號點位位于日進樓、二食堂和3號公寓樓之間,處于通風口,是學校西北部分的主要活動區域。該位置為方形地帶,四周呈環抱狀,是交通樞紐,為交叉路口,道路四通八達。該點位植被較豐富,樹木繁多,伴有一個休息涼亭。夏天樹木茂盛,微風習習,適于停留休息,遮陰避暑,屬于停留場所,人流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