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學院應用型大學建設活動之二:學習會議
為響應學校應用型本科大學建設活動的號召, 全面推進學院相關活動方案的落實與開展,3月3日下午,遼寧傳媒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于創新樓503會議室召開應用型大學建設活動學習會議,學院全體教職工參會,會議由副院長張利欣主持。
結合學校應用型大學建設大討論的背景,會議伊始學院集體深入學習了《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隨后由張利欣副院長發布并解讀了《城市設計學院持續推進應用型大學建設活動工作方案》,方案主體內容可概括為:“123456”工作模式,即
一個中心點
兩個出發點
三個活動點
四個討論點
五個著力點
六個落腳點
一個中心點
持續推進應用型大學建設
兩個出發點
教學——建設要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不斷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各環節。
科研——凝練建設結果,做課題、發論文等,實現“教研相長、持續整改”。
三個活動點
討論——3月,學院、系、專業三級聯動“大討論”,根據建設內容設置論題,邀請“第三方”參與。
總結——4月,學院活動總結、每系一篇論文、每專業一個課題、每人一篇心得。
整改——5月,接受學校過程督查與結果驗收,針對問題及時整改,力爭一次通過。
四個討論點
議題一:轉變觀念,加強應用型大學建設認識
議題二: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議題三:強化教科研工作地位
議題四:重視實習實訓,強化“展賽演播”環節,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五個著力點
五個系——以五個系為建設單元,實施具體應用型大學建設舉措。
五個本科專業——以五個本科專業為建設核心,落實成果,輻射全院。
六個落腳點
應用型建設制度創新計劃——制定《城市設計學院高水平應用型學院建設方案》及配套建設標準。
應用型專業體系建設計劃——以應用型專業群建設為抓手,讓新、老專業協調發展;按照“一流專業”建設標準,推進特色與品牌專業統建。
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計劃——培養規格、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雙創教育、畢業論文(設計)等。
應用研究水平提升計劃——“教學拉動科研、科研反哺教學”,持續推進建設。
校企深度合作進階計劃——“打包式”定制培養,產學研用一條龍。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計劃——引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多渠道打通教師“技能”提升。
面對新的歷史發展機遇,我們要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緊緊把握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寶貴機遇。凝全院之智,聚全院之力,為持續加強學校應用型大學建設,全面實現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所確定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傳媒大學”的發展目標建言獻策、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