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19年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個堅持”要求,深入解放思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開放創新雙輪驅動,促進科技人才成長,推動學術繁榮,市科協、市人社局擬開展2019年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評價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成果類別

1.學術論文

2.企業技術創新類論文

3.學術著作(不含教材)

二、申報程序

各部門負責本部門學術成果的征集、初審和報送工作。

各部門要按學術論文、學術著作等類別將申報材料分類,按要求報送

三、申報要求

1.申報人為第一作者,工作單位為我市地域,成果為在我市工作期間產生。

2.學術論文和學術著作要求公開發表或正式出版。

3.企業技術創新類論文第一作者單位必須是企業,要求被企業或行業主管部門采納,并產生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公開發表或未公開發表均可,要得到企業的確認。

4.公開發表或正式出版的論文和著作,要求其發表或出版時間為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以正式出刊時間為準,如18年底前確定期刊收錄,但是19年才出刊的,不在申報范圍內)。

5.第一作者每類成果只能申報1項;每項申報成果的作者人數不得超過4人;發表順序不得更改;請勿重復渠道申報論文(如已經通過高校申報,請勿再通過學會申報)。

6.學術論文類和已公開發表的企業技術創新類論文申報要附出版期刊封面、目錄和版權頁、正文復印件,并由報送單位核實并蓋章,也可由權威認定單位或部門蓋章或出具證明;未公開發表的企業技術創新類論文要按照附件4的格式撰寫申報。

7.以外文形式發表的申報成果,需在英文成果名稱后加注中文名稱,并填寫中文簡介(外文論文需附300字中文簡介,外文著作需附1000字中文簡介)。

8.每項申報成果需按要求填寫《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申報表》,并按《學術成果相關證明材料表》的要求提供證明材料(見附件1、2、3)。證明材料要用A4紙復印,并加蓋認定單位或科技部門公章,附在申報表后方可生效。

9.申報表中論文編號由市科協統一填寫,學科專業代碼由申報者本人填寫并由上報單位審核。(學科分類與代碼表見附件6)

10.全部參評學術成果不得涉及保密問題,且申報材料不予退還。

11.已獲市級以上獎勵的學術成果不再參評。

12.請各單位認真組織申報及初審工作,將本單位申報材料匯總,按時報送市科協學會部。不符合規范的,一律不予參評。

四、申報材料

(一)申報作者需提交的材料

1.《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申報表》電子版和紙質版1份。

2.《學術成果相關證明材料表》中提供的證明材料復印件1份。

3.公開發表的論文需提交出版期刊封面、目錄和版權頁、正文復印件1份。

4.學術著作類需提交原著作1部。

5.未公開發表的企業技術創新類論文需提交論文實名打印稿1份。

(二)申報單位需提交的材料

1.申報單位匯總本單位申報成果,并提交《成果匯總表》(附件5)電子版和紙質版1份。

五、申報時間

遼寧傳媒學院自然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申報工作從文件下發之日起開始,2019年4月8日截止。 

六、評選程序及相關要求

按照《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管理辦法》制定的評價標準,根據學科組織專家對學術成果進行初評和終評。各單位負責學術成果的初審工作。企業技術創新類學術論文將進行單獨評審。經初審、初評、終評三個評審程序,最終按比例評價出沈陽市優秀自然科學學術成果,對優秀成果頒發證書。

七、聯系方式

1.系部征集截止時間:2019年4月8日下班前,逾期不予受理。

2.征集截止前將推薦表和匯總表電子表交到系辦秘書處,不必報送紙質材料。

3.選題征集完成后,由市委宣傳部組織專家組對所征集的選題進行評議,經市哲社學術委最終確定入選課題,并面向社會發布申報公告。

 

 

聯系人: 孫老師  

聯系電話:8974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