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丨公共藝術專業用實際行動讓“工匠精神”薪火相傳
“為國家培養人才,為行業輸送精英”,實訓課中與行業專家直接面對面、了解行業前沿趨勢,實訓基地內校企共同孵化有競爭力的職場新人,以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藝術設計類人才為己任。9月13日上午,城市學院公共藝術專業2201班在昝薇主任的帶領下,前往我院校企合作企業——鑫壹(遼寧)空間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實習實訓與就業雙基地”沈陽萬通萬疆展示空間,開展項目包調研活動。校外基地導師劉東一結合基地詳細講解了展示空間的設計理念,并與學生開展了深入交流。
劉東一老師主創設計的萬通萬疆商業展示空間,作為2022年政府重點項目,巧妙融合了中國紅與國際購理念。主入口被精心打造為沈陽的國際化門戶,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自信與國際視野。室內設計以紅色為主軸,絲帶狀元素象征絲綢之路的傳承,船型裝飾映射海上貿易歷史。這些巧思展現了其本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為此項目增添了靚麗一筆。
學生們積極發言提問,沉浸于劉東一老師的精彩講解。劉老師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實踐技能,為學生們剖析了展示空間設計的每一處細節;而他身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更是令學生們折服。學生們圍繞商品陳列的藝術、空間的高效利用及顧客動線的流暢設計展開熱烈討論,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在學有所成的同時對于行業的發展以及自身未來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調研的核心在于探討空間設計如何巧妙地傳達企業理念,同時提升顧客的觀賞及購物體驗。學生們特別關注了品牌形象如何通過設計的力量得到強化,尤其是中國紅在整體空間中的巧妙融入,不僅彰顯了項目背景文化,也提升了空間的視覺沖擊力。此外,師生共同評估了空間設計對顧客行為模式及整體體驗的深遠影響,從而為未來的設計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值和洞察力,收獲滿滿的笑臉為這次調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調研完成后,同學們將收集的數據和資料編寫詳盡的調研報告,并將本學期課程知識與教學項目相結合,致力于設計出更貼近實際、可落地執行的嚴謹的設計方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實訓使學生們得以將課堂理論應用于設計實踐,提升了學生的理論應用和實操能力。同時,讓學生們深刻理解立足客戶開展項目設計的重要性,在實訓中更直觀體驗品牌形象塑造技巧和空間設計方法,為此次公共空間設計項目包提供了準確的市場定位和創新的解決方案。公共藝術專業會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培養創新人才,大力推進實習實訓與就業雙基地建設,為學生們提供“產學研訓創”一體化實習實訓平臺,自覺承擔工匠精神培育的職責使命,培養出具有工匠精神的藝術設計類人才,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