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屆遼寧省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通知

2021年遼寧省第二屆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

一、競賽規程

(一)競賽名稱

2021年遼寧省第二屆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

(二)競賽背景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制造方式,貫穿于整個生產環節,從產品設計到具體生產再到管理以及售后服務環節。將互聯網產業同制造業相結合,將加速制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升級。遼寧省近年來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尤其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遼寧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發展動力。

(三)競賽目的與意義

為動員和激勵高等院校和大學生積極參與新技術在智能制造中深度應用研究和智能制造生態系統協同發展的科學普及和科學素質建設,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意水平。

(四)參賽對象與要求

省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學生均可參加。創作的作品完成人最多不得超過5人,每件作品可有1-2位指導教師。

(五)參賽作品類型

1.智能制造知識科普作品

通過圖畫、視頻等形式,以向大眾普及智能制造為目的的作品。主要展現形式包括:科普智能制造影音、動畫、模型、教具、PPT。

2.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及設計作品

通過提出智能制造創意,設計出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硬件研發、智能軟件設計、數字建模仿真、人工智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機器人研發等方面的智能制造創意作品。主要展現形式包括設計說明書、視頻、PPT、APP或實物作品(或模型)等。

(六)參賽作品要求及說明

1.總體要求

(1)所有申報項目必須是近兩年(2020年10月1日以后)研究或制作的成果,且未參加過往屆各類科普創意創新大賽。

(2)所選項目作品必須由學生作者本人提出、選擇或發現,自己設計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寫;無知識產權爭議,模仿、抄襲他人作品,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全部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提交的申報材料須完整,信息真實可靠。

(4)具體提交材料,申報書(模版見附件,格式僅支持PDF,填寫完畢后需上傳至網站申報書處)、其他支撐材料(設計說明書或文本材料、視頻、動畫、PPT、APP、實物作品等需要傳至網站附件處)。

2.智能制造知識科普作品

參賽作品的創作要以提高廣大師生智能制造認知科學素質為目標,圍繞智能制造的特征和模式,須具備科學性、普及性和實用性,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通俗性。

3.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及設計作品

參賽作品必須符合當代智能制造科技發展方向和理念,且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系統性的正在構思的創意創新作品或已設計出模型或實物作品。重點圍繞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智能裝備、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智能研發、智能管理、智能物流與供應鏈、智能決策等領域。

(七)大賽進度安排及報名方式

1.參賽作品準備階段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15日完成參賽作品,參賽學生需在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共享平臺注冊報名并上傳作品,網址為(http://cxcy.upln.cn/)。

2.各參賽高校內部初審

2021年11月16日至11月17日,各高校按照競賽作品要求對本校作品進行審核,審核后在管理平臺“項目審核”處點擊“同意”、“項目推薦處”點擊“推薦”后視為有效作品。

3.作品報送

(1)作品報送工作采取線上報名的方式,使用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共享平臺,(網址http://cxcy.upln.cn/)。

(2)各高校無需向組委會郵寄紙質版作品。全程采取線上進行,若其他作品材料如紙質版作品介紹和實物,支持視頻或圖片展示,如非必要展示,實物可不報送。

(3)各高校可推薦一名相關領域評委,填寫附件中《推薦評委信息表》,將掃描件于10月20日前發送至skcxcy@126.com中。

4.評審

2021年11月18日至11月25日,依據評審標準,由評審專家對作品進行打分。專家通過評審申報材料初步確定入圍決賽作品,入圍作品由專家通過在線答辯確定其最終獲獎等級;其余作品通過專家對作品的制作情況最終確定其獲獎等級。

具體時間安排將視情況另行通知。

二、競賽組織

(一)大賽組織

主辦單位: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財政廳

承辦單位:沈陽科技學院

(二)組織形式

由主、承辦單位共同組織籌備大賽組織委員會,并聘請行業專家組成大賽評審委員會,大賽籌備組設在沈陽科技學院。

三、競賽規則

(一)競賽規則

由大賽組委會聘請相關高校專家組成遼寧省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專家組,負責制定《遼寧省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評獎辦法》并根據評獎辦法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

(二)評審方式與評分標準

評審專家組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主要從設計作品的命名、設計制作、創新性對作品進行評審,同時,結合選手答辯表現最終確定獲獎等級。

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1.智能制造知識科普作品

 

評審項目

分值

評判標準

正確性

15分

所科普的智能制造知識完全正確,組織結構較好,語言流暢,正確運用科學術語,使用配圖和示意圖表達(10-15分)

所科普的智能制造知識基本正確,組織結構一般,語言較為流暢,運用科學術語偶有失誤,未使用配圖表達(5-10分)

所科普的智能制造知識不太正確,組織結構差,語言流暢度較差,很少使用科學術語或使用術語失誤多(0-5分)

創意性

15分

有獨特的閃光點,整體構思新穎,表現形式獨具特色(10-15分)

有較強的亮點,構思較為新穎,表現形式一般(5-10分)

沒有亮點,構思嘗試突破,表現形式較差(0-5分)

科學性

30分

內在規律,即概念、定義、論點科學,論據充分,材料、數據、結論可靠(20-30)

概念、定義、論點比較科學,論據比較充分,材料、數據、結論比較可靠(10-20分)

概念、定義、論點違背科學,論據不夠充分,材料、數據、結論有失誤(0-10分)

知識性

20分

所傳播的內容可以極大的增長人們對智能制造領域知識的認識(15-20分)

所傳播的內容可以適當增長人們對智能制造領域知識的認識(8-14分)

所傳播的內容不太能提升人們對智能制造領域知識的認識(0-7分)

普及性

20分

作品具有受眾普及性、趣味性、吸引人的顯著特征,傳播格式完全符合本屆科普作品提交的要求(15-20分)

作品具有一定普遍性、趣味性、吸引人的特征,傳播格式符合本屆科普作品提交的要求(8-14分)

作品略有或不具有普遍性,無其他特征,傳播格式不太符合本屆科普作品提交的最低要求(0-7分)

2.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及設計作品

評審項目

分值

評判標準

原創性

15分

作品完全原創(10-15分)

作品是基于其他科學作品的二次創作,與其他作品不同類別(5-10分)

作品存在其他抄襲問題(0-5分)

科技性

20分

有詳細的技術討論和解決方案,完整敘述實驗制作全過程(15-20分)

簡單討論了技術和解決方案,完整敘述了實驗制作過程(8-14分)

沒有討論技術問題或解決方案,簡單敘述了過程(0-7分)

創新性

30分

構思新穎,有2個或2個以上創新點(20-30分)

構思較為新穎,有1個創新點(10-20分)

構思傳統,沒有創新點(0-10分)

實用性

20分

作品能夠和當前智能制造熱點相結合,可以便捷地實現成果轉化,實用價值極高(15-20分)

作品比較符合當前智能制造發展熱點,適當加工后可以轉化,有一定實用價值(8-14分)

作品與當前智能制造發展熱點聯系不緊密,較難轉化,實用價值不高(0-7分)

藝術性

15分

非常美觀,具有藝術性(11-15分)

較為美觀,藝術性較強(6-10分)

美觀度較低,藝術性較弱(0-5分)

(三)獎項設置

1.競賽設立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比例根據作品質量以及報名情況由競賽組委會確定。

2.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組織個人獎,根據提交的申報材料和參賽作品數量及作品質量等情況,由競賽組委會確定。

(四)申訴與仲裁

1.申訴

(1)對于不符合競賽規定的事宜,有失公平的評判,以及工作人員的違規行為等,參賽隊可提出申訴。

(2)申訴時,應遞交由參賽隊領隊簽字認可的書面報告,報告應對申訴事件的現象、發生的時間、涉及的人員、申訴依據與理由等進行實事求是的充分敘述。事實依據不充分或僅憑主觀臆斷的申訴不予受理。

(3)申訴時效,在競賽公示期內提出,超過時效將不予受理。

2.仲裁

(1)仲裁委員會負責受理競賽中出現的所有申訴并進行仲裁,以保證競賽順利進行和結果公平、公正。

(2)仲裁委員會收到申訴報告后,根據申訴事由進行審查,半小時內書面通知申訴方,告知處理結果。

(3)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為最終裁決。

(五)競賽結果公示

競賽結果公示和公布全部依托“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共享平臺”上同步進行。在各團隊報名賬戶中也可查詢獲獎結果。

四、其他

(一)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大賽負責人:田川 024-31919656

報送材料通訊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全運二西路30號沈陽科技學院(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郵編:110167。

王森老師收,聯系電話:13390113386

(二)其他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遼寧省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項目申報書

 

http://www.syist.edu.cn/Uploads/file/20211008/20211008141830_20209.doc

附件2:2021年遼寧省第二屆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評審專家推薦表

 

http://www.syist.edu.cn/Uploads/file/20211008/20211008142834_15841.xlsx

 

           遼寧省智能制造科普創意創新大賽組委會

                     2021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