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青春,勇往直前”就業指導講座(十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為開拓遼傳學子的就業創業視野,激發同學們對就業創業的關注,由遼傳就業創業服務處、就業之家社團組織的遼傳就業季系列活動——“不負青春,勇往職前”就業指導系列講座持續開展。此次講座于4月11日下午開講,誠摯邀請到數媒學院的胡俊宇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分享,他為廣大在校生開啟了講座新篇章——《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它包括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有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到求職就業甚至未來職業生涯的成敗。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

因此,胡老師分別從自我認清、解讀職業、準確定位、鎖定目標、確定方案與實施這五大方面來進行講解與指導,條理清晰、輔助同學們更好地為將來的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接著,胡老師著重講解了‘認識自我,把握人生’這一方面,古代思想家老子告誡我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做人最貴的是“自知之明”。著名經理人艾德娜說:“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他們真正想做些什么。我想,一個人若只從他的工作中獲得薪水,而其他一無所得,那真是可憐了?!?/p>

通過這一方面的學習,同學們也深刻領悟到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成功的傳奇”,還是“人生的悲劇”全在于你自己。

隨后,胡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企業選用人才的標準、判斷人才的三要素以及企業識別人才的方法。不置可否,學歷是目前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之一,其次,對個人能力的也在逐年提高,面對職場的不斷加重的壓力下,性格以及成為左右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個人品德也在企業考慮的重點,春秋時的晏子更為看重的便是才,提倡為才是舉,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更注重人才的品德,可見,即使是在古代,在德才的選擇上也有不同的標準,在高級人才的選拔上,成就是衡量的重要標準,最后,人脈資源也是面試的資本,同時還能創造一個優異的發展環境。

對于這一方面的學習,同學們充分了解到學歷、能力、性格、品德、成就、人脈資源等方面是企業需要考察的幾大方面之一。

最后,胡老師從宏觀政策的角度帶我們了解了當代經濟發展的‘創新’為主的主流思想,李克強在采訪中提到就業不僅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有就業才有收入,生活有奔頭,也為社會創造財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十四五”時期充分開發人力資源紅利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從這一角度出發,可以更好地去規劃我們的職業生涯,同時也給我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方向。明確自己的目標,朝著那個目標進步就是最好的職業規劃。

通過本次講座,使同學們了解到職業生涯是需要不斷的個人成長支撐的,無論是自我認知還是如何規劃和實施都應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確定合理的就業目標和擇業標準,身體素質、知識、能力和技能準備期應該做到:學好專業知識;參加有關的科技活動和科研活動;結合專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真進行專業實習;認真做好畢業設計和論文等。能力準備是大學生就業的關鍵。同時,學生除了學好專業基礎知識外,還要多參加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提高能力和技能,為就業準備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