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競賽13| 2022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鄉村生態宜居環境設計大賽
(一)競賽名稱
2022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鄉村生態宜居環境設計大賽
(二)競賽目的與意義
1、緊扣時代脈搏:
大賽旨在貫徹落實《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及《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國務院相關文件精神,深入推進高校設計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搭建高校設計學科教育成果與經驗的交流平臺,以適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需求為目標,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等方面為切入點,從城鄉規劃、鄉村文化及產業振興、城鄉融合再到建筑與風景園林、環境藝術與傳統文化復興為核心,推動多學科跨界交融綜合發展,服務鄉村振興的創新能力和質量的提升為目的,為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和鄉村振興尋找設計新力量提供最佳途徑和機會。
2、實用性強:
大賽以“鄉村生態宜居”為主題,以現實村莊為題材,對民居、鄉村公共空間及村莊環境等進行生態宜居創意設計,旨在推動鄉村發展、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順應鄉村居民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參賽對象與要求
1、參賽對象:
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涵蓋本科生和研究生)。
2、競賽學生專業:
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風景園林、美術學、數字媒體藝術等相關學科專業,鼓勵不同學科、不同專業學生跨學科、跨類別報名參賽。
3、競賽形式:
分初賽(校賽)和復賽、決賽進行,參賽選手可采取個人參賽或小組賽(每組不超過3人)形式參與,最終作品按照初賽、復賽、決賽成績成績,最終決出一、二、三等獎。
4、所有參賽者均須以所在院校(遼寧傳媒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為單位,集體報名參賽。
(四)競賽內容與方式
內容:競賽活動緊密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推動高校融入鄉村振興、創新驅動發展,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注重實踐教學,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及教育方式方法,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吸引和鼓勵廣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提交參賽作品應符合大賽主題要求,范圍包括農房、鄉村公共建筑及村莊環境等各類符合主題的原創設計作品。提交的參賽作品,需包括設計構思草圖、設計說明、設計預想圖。
方式:
1. 初賽:以個人或小組(每組不超過3人)形式設計參賽作品,并提交參賽設計方案電子稿給校內負責人。由省鄉村生態宜居環境設計大賽委員會初選后,入圍作品進入復賽。
2. 復賽:入圍復賽作品占參賽作品總數的50%左右,復賽作品通過競賽評審專家評審最終30%的作品進入決賽。
3.決賽采用現場評審和現場答辯進行,初賽復賽成績不帶入決賽,決賽重新聘請專家對入圍決賽作品進行評審,并對一等獎作品進行現場答辯、展示。
(五)競賽時間及報名方式
報名時間:即日起-2022年8月20日。
初賽:2022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
復賽-決賽:2022年10月1日-12月30日。
報名方式: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開通網上大賽報名渠道,所有參賽者均須以所在院校為單位,集體報名參賽。
(六)競賽環境與設施
競賽地點為大連工業大學,學校和學院具備承辦大賽的相關設施和活動場地,如果排除疫情不利影響條件,將會舉辦開閉幕式、頒獎儀式、論壇等線上和線下多種形式活動。
二、競賽組織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遼寧省教育廳
(二)組織形式
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鄉村生態宜居環境設計大賽已經成功進行一年,受到了省內高校好評,高校參與度、學生參賽質量都較高,本次舉辦2022年的大賽,在總結原有成功經驗基礎上,也查漏補缺,主辦方想方設法增加大賽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省內高校參與。
同時組委會正在與多家行業協會及企業進行協商,及級爭取各種形式的贊助,保證賽事順利進行,為參賽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三 、競賽規則
1.所有參賽作品內容需要符合本屆競賽的主題和范圍,必須是原創作品,作品未在報刊、雜志、網站及其他媒體公開發表,未參加過其它比賽,參賽者須保證對其參賽作品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無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識產權行為。
2.所有參賽作品分為設計(紙質)、設計(視頻)、藝術作品等三大類。
(1)設計(紙質)需提供設計圖及版面說明。參賽時提交的作品版面大小為建議A1594mm×840mm的電子稿。每件參賽作品提供不超過3個版面,版面內容包含主題、效果圖、必要的輔助圖及500字左右的說明文字等。(待定)
(2)設計(視頻)需提交短視頻作品,時長在1分00秒——5分00秒之間;清晰度不低于1080P,畫面質量不低于1920*1080,畫面比例為16:9;參賽作品需配有中文字幕,中英雙語字幕更佳;格式為MOV或MP4;腳本格式為Word文檔,需說明創作思路、制作流程、主創人員等。
(3)藝術作品需提供清晰的創作草稿、最終作品(電子照片或電子稿)及800字左右的創作說明。參賽時提交的最終作品電子文件建議大于5M,保證圖面清晰,不產生歧義,每件參賽者提供3~5個版面。
上交的參賽作品的電子版請命名,如“遼寧傳媒學院+專業”,并且與報名表信息一一對應。
3.參賽作品由學校統一分組別選送。報送材料分電子版和紙質材料。
以上內容形成壓縮文件夾,發送至huadianmeikai@qq.com.
郵件備注名:班級+姓名+聯系電話
聯系人:許可
(二)評審方式與評分標準
為了保證本次大賽在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下開展,為廣大青年學生營造良好的參賽環境,競賽組委會將組建省級專家組,專家組由省設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省內相關專業的知名學者、行業協會專家等具有較高學術權威的專家組成。并將專家組成員名單報請省“創新競賽”領導小組審核,批準后專家組將制定評分標準和原則,全面負責本次大賽的競賽評審工作。
評審方式:初賽評審,以設計或作品的電子稿形式進行;復賽評審,按不同類別確定以作品模型、實物或電子文件為主要形式,結合現場答辯形式進行。
評分標準:根據大賽主題、意義和目標,從設計的創新性(40分)、可行性(30分)、表達效果(30分)三方面,對參賽作品進行綜合評審。
·?獎項設置
大賽獎項采取統一評審的辦法,遼寧省賽區設一、二、三等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最佳組織獎,優秀組織個人獎,具體獎項和獲獎數量根據參賽人數按比例確定,組委會對本次大賽和評獎保留最終的解釋權(最終情況以網上公示為準),由遼寧省教育廳頒發獲獎證書。
·?申訴與仲裁
為使大賽公平、公正、透明,大賽實行公示和舉報制度。
若對獲獎作品有異議,通過網絡和電話在公示期內以實名制向大賽秘書處反映,并留下聯系方式,以備秘書處核實。提出者需提供相應的證據(如抄襲作品來源的復印件等),匿名提出異議不予受理。大賽秘書處受理異議,核查并提出處理意見,報大賽組委會裁決。大賽組委會將在公示期后的十個工作日內,公布裁決意見。
參賽者須保證對其參展作品所涉知識產權負完全責任,參賽及獲獎作品一經發現存在抄襲或其它侵權行為,主辦單位將取消其參展與獲獎資格,收回獎金、獎杯、獲獎證書。
(三)競賽結果公示
遼寧賽區組委會在評審結束后,大賽結果在遼寧省本科教學網上公示5天,網址http://www.upln.cn,供公眾監督、評議。
四、其他
(一)遼寧傳媒學院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許可
電子郵箱:huadianmeikai@qq.com
微信同步電話:15140527970
(二)領隊與選手須知
領隊須知:
本次競賽各參賽院校需指派領隊一名,具體負責本校參賽組織工作。
選手須知:
1.所有寄送至競賽組委會的參賽作品及相關資料概不退還。
2.所有參賽作品必須是具有作者獨立知識產權的、未發表過的原創作品。否則引起的法律糾紛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組委會將取消作品的參賽資格。
3.組委會有權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在媒體上的宣傳、出版發行、展示等非商業活動。
4.組委會保留對大賽條款的最終解釋權。
(三)其他未盡事宜
根據文件精神,本次大賽參賽作品免參賽費。
其他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可掃碼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