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競賽124丨2022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大學生智慧農業創新創業大賽
(一)競賽目的與意義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提高我省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和推廣基于智慧農業實踐的創新型科研成果,推動農業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續發展,服務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二)參賽對象與要求
1.全校本科大學生均可參加。
2.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多于5人(含團隊負責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核心成員;每個團隊只能報送1個項目;每名學生如果作為團隊負責人只能參加1個團隊,不得再加入其它團隊;如果以非團隊負責人身份參加比賽,最多可以加入2個團隊。
3.每個參賽項目的指導教師數量為1-2名,作為第一指導教師只能指導1個項目參賽,每名指導教師最多參與指導2個項目參賽。
4.參賽團隊提交的項目材料及現場演示所用PPT均授權競賽組委會作為大賽資料進行存檔及可能組織的展示活動。
5.參賽項目不得涉嫌作弊行為,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不得涉嫌知識產權糾紛,不得存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等情況。
(四)競賽內容
基于農業的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副業五種形式,考核參賽團隊在農業領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聚焦用物聯網的技術思想提出如何實現農業互聯網+的解決方案,創新研究智慧農業關鍵技術和應用產品。本屆大賽不設固定賽題,范圍主要包括:
A類智慧農業解決方案:針對廣義農業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等產業的產前、產中及產后的全過程智慧化生產與管理提出解決方案。參賽作品可以是具有較強的實際推廣和應用價值的解決方案、服務與管理系統。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內容的作品及其設計報告,其中包括:設計方案、創新思想、創意表現、應用前景、潛在價值等,具有獨特性和原創性。
B類智慧農業創新技術:應用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傳感器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農業裝備、智能算法等解決農業生產要素與生產過程關鍵性問題。參賽作品可以是新技術、新方法、能夠實際應用的軟件系統與硬件產品。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內容的可運行創新技術演示系統(硬件或軟件)和項目技術報告,其中包括:問題背景、技術方案、創新設計、關鍵技術、應用場景、市場前景、產業價值等,具有先進性和創新性。
C類智慧農業創業實踐:用智慧農業的技術思想創新創業,能夠用于實際生產實踐的技術,研究提供滿足農業市場對智慧服務需求的物聯網技術與產品示范應用和產業化推廣方案,并能夠取得一定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要求提交符合上述內容的可實施的創業方案,其中包括:應用背景、產品方案、應用計劃、市場前景、商務模式、產業價值、管理模式等,具有可行性和創新性。
(五)競賽時間及報名方式
1.競賽時間
大賽分報名及校園選拔賽、省賽初賽、省賽決賽三個階段。
報名及校園選拔賽階段:5月6日-5月25日。參賽團隊登陸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平臺(https://cxcy.upln.cn/)進行報名,由遼寧傳媒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組織校園選拔賽,校賽完畢后將推薦優秀團隊統一報名省賽初賽。
校賽負責人聯系方式:蘇敬康 13406773230
省賽初賽階段:6月3日-6月20日。組委會組織專家線上評審項目計劃書,確定晉級省級決賽團隊名單。
省級決賽階段:擬定8月下旬。采取項目展示、答辯方式進行。屆時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確定具體方案,相關安排另行通知。
2.報名方式
參賽團隊通過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平臺進行報名。報名工作由團隊負責人登錄平臺完成,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填報團隊成員以及指導教師排序。報名通道截止時間為5月25日23點59分,逾期未報名視為放棄參賽資格。參賽團隊需在平臺提交的材料包括:作品相關材料(根據競賽類別,按照相應要求提交。如有佐證材料可附后面,包括組織機構代碼證,營業執照復印件,以及專利、著作、軟件著作權、鑒定材料等)、項目展示PPT、《參賽承諾書》(附件1)。
(六)評審方式與評分標準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組織競賽評審工作。校園選拔賽評審工作由參賽院校自行組織。省級競賽初賽評委專家數量根據各高校推薦的參賽項目數量確定,但不少5人;決賽評委數量在9人以上。具體評分細則見《2022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大學生智慧農業創新創業大賽評分標準》(附件2)。
(七)獎項設置
競賽設立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各獎項獲獎比例由競賽組委會根據報名情況和競賽成績研究確定。
(八)競賽負責人聯系方式
蘇敬康 1340677323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