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海南建134家就業驛站
近日,記者從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了解到,今年以來,海南省創新就業公共服務思路和方式,調動各方資源,高效建設和運營就業驛站,將就業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全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取得積極成效。據統計,截至12月13日在運營的就業驛站達到134家,其中鄉鎮站74家、城市社區站33家、園區站6家、院校站21家。
據統計,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各就業驛站已累計走訪勞動者7.4萬余人次,走訪用人單位1.6萬余家,接待求職者3.6萬余人次,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2.6萬人次,開展職業培訓活動133場,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83場,幫助8.2萬人次的各類勞動者實現就業。在就業驛站的協助下,本年全省登記勞務經紀人、致富能人、鄉村匠人3000余人。
如何解決“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通過就業驛站建設,海南省著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城區步行15分鐘、鄉村輻射5公里的就業便民服務圈。通過就業補助資金和地方財政支持,就業驛站購買第三方人力資源機構服務,安排專職工作人員開展日常工作,彌補基層就業服務力量的不足。
此外,就業驛站進村入戶,摸底城鄉居民在求職創業、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方面的詳細需求,并建立臺賬,為幫助提升就業能力和就業精準推薦打下基礎。通過訪企拓崗,并依托海南公共招聘網、海南好就業APP及全省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歸集崗位,對接需求,切實解決人力資源市場信息不對稱難題。
如何發揮好就業驛站的作用?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哪里需要哪里建”。因地制宜、多方綜合考慮,目前已有鄉鎮站、城市社區站、園區站、群團站、商圈站、高校站、銀行站等多種類型;整合賦能,充分利用原有的富余辦公空間或商業空間,不求精美裝修,只求工作實效,呈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精準聚焦,主動服務,進村入戶、訪企拓崗、詳細建賬,依托勞務經紀人、致富能人、鄉村匠人“三支隊伍”,積極對接崗位和求職需求;多方參與,就業驛站堅持整合資源、借力發力、共建共享。
此外,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驛站管理的通知》,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印發《海南就業驛站工作規則》,規范就業驛站建設、運營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