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遼寧省虛擬現實與新媒體創新設計大賽通知
2021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項目——遼寧省虛擬現實與新媒體創新設計大賽
一、競賽規程
(一)競賽名稱:
遼寧省虛擬現實與新媒體創新設計大賽
(二)競賽目的與意義: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指出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加快數字化發展。我校通過此次“虛擬現實與新媒體創新設計大賽”集合省內各高校的優秀數字創意內容與設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與產業數字化,提升虛擬現實產業與新媒體領域的快速發展,建立高校間、專業間、校企間的密切聯系。以競賽為平臺,整合和挖掘優勢資源,以數字化制作與創新為主要目的,推進省內該行業領域內的快速發展,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實現行業轉型發展提供技術保障與支持。未來通過該賽事可以拓展藝術學、美術學、戲劇與影視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數字化交叉發展,實現藝術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將虛擬現實設計與新媒體創新設計領域更為廣泛的進行創新設計選拔,為數字化創新設計領域選拔優秀人才,做好該行業創新設計的引領者。
(三)參賽對象與要求
1.參賽對象:
遼寧省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本科生、研究生)。參賽學生在指導教師的輔導下,以個人或團隊的方式參加競賽。
2.參賽要求:
作品以個人或集體創作形式投稿,集體創作人數2至6名學生,每件作品的指導老師,不得超過2人。
(四)競賽內容與方式
虛擬現實與新媒體領域是數字化發展的主流趨勢,在社會發展與數字平臺資源建設方面具有特色優勢;本次“遼寧省虛擬現實與新媒體創新設計大賽”以“藝術與科技”為主題,強調在藝術創新、文化傳承、數字制作、交互設計、虛擬現實、數字媒體等領域,積極開展數字藝術的創新設計;作品主題積極向上,能夠體現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具有一定藝術審美與創新力。本次大賽分為虛擬現實與新媒體設計兩個方向,作品題材不限,參賽具體要求如下:
1、虛擬現實方向
(1)應用組
側重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結合所學專業知識,探索分析特定問題、解決特定問
題的能力。評價標準為關鍵技術創新性、行業應用創新性、技術成熟度、知識產權應用創新及是否對特定問題可以示范推廣應用。作品要求提交完整技術解決方案、產品、應用案例等,并說明作品團隊擁有相關的硬件、軟件及知識產權。
參賽范圍:
1:文化創意(文化+科技融合、藝術+科技融合等);
2:數字孿生(VR+數字城市、數字化工業、VR+教育等);
3:智能互動(VR+頭盔設備、VR+生活娛樂、VR+游戲、VR+AI等);
4:VR影視、VR動畫、數字動漫、創意短視頻;
5:其他(包含AR、MR混合現實)。
參賽個人和團隊可任選一個方向進行作品創作,側重由藝術、設計類專業成員可與理學、工程類專業成員共同組成融合團隊進行創作。
(2)、數字人創意制作:
隨著計算機圖形技術、AI技術、實時渲染等應用的成熟,如今數字人及虛擬人已經無處不在。數字人是藝術化與結構化并重的超逼真的高端3D人體數字資產,它利用最新的數字技術開發和生成并在外觀(皮膚著色或毛發梳理上)和運動(準確的綁定和動畫)方面呈現出非常逼真的效果。它們已經成為了當下及未來幾年的主要趨勢之一,特別是在虛擬偶像、虛擬(拍攝)制作欄目的推動下,數字人及其人機交互將得到更多的變革與重塑。
針對數字人創意開發和生產全流程環節進行地一次創新性嘗試和探索,參賽者將利用最新的數字虛擬角色設計工具、快速動畫制作工具和慣性動作捕捉設備,通過照片建模(3D人臉)、面部結構優化、皮膚優化、面部及骨骼綁定、服飾搭配、動作捕捉等核心流程打造出高寫真度、高面數、高渲染質量的高端數字角色作品。
(3)、虛擬現實參賽須知:
參賽者及團隊身份信息及介紹;
參賽作品原創承諾;
作品內容說明,在開發、設計、應用過程中的簡短描述文件,包括:功能性指標、技術方法、使用工具、優勢及特色說明,包括:創新思路、應用性及前景分析(不超過500字);
作品內容或應用程序的屏幕截圖(不少于6張,帶水印);
展示作品內容、應用程序或硬件產品的短視頻(1-3個,累計播放時長不超過 6 分鐘);
作品陳述PPT或PDF,不超過20頁;
帶參賽者水印的作品內容、應用安裝文件等;
其它支撐作品的材料(可選,不做強制要求)。
參賽個人和團隊可任選一個方向進行作品創作,側重由藝術、設計類專業成員可與理學、工程類專業成員共同組成組成融合團隊。
2、新媒體設計方向
(1)數字動畫組。
創作題材不限,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定格動畫等形式均可,作品要符合動畫創作的基本要求。時長:5分鐘以內,24幀/秒,不要倒計時。作品提交須有配音、配樂,畫面分辨率為1280*720。格式: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過50 MB。
(2)數字繪畫組
通過運用相應的計算機軟件和數字繪圖工具進行創作的作品,數字插畫、漫畫、游戲美術、品牌形象設計、概念設計和場景、產品設計均可。作品提交:單幅與多幅作品均可,多幅作品不超過5張;畫面尺寸要求規格A3(297×420mm),分辨率300dpi;格式:J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過30 MB。
(3)數媒交互組
創作題材不限,H5設計、交互網頁設計、HTML5設計、交互式App設計和交互程序設計等形式均可。需要提交展板,版面格式為JPG,A3尺寸,分辨率300dpi;需要提供工程文件包和游戲/應用體驗過程預覽視頻,MP4格式,須明確清晰地展示主要功能設計、美術設計,畫面清晰,5分鐘以內,文件大小不超過50 MB。
(4)數字影像組
創作方式及題材不限,短視頻、微電影、影視廣告等形式均可。可以為實拍與后期效果結合,也可以為全數字化制作;時長在15秒—5分鐘以內,畫面分辨率為1280*720,格式: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過50 MB。
(五)競賽時間、報名方式及作品投遞
1.網上公布競賽方案:2021.09.07,詳見競賽官網、海報等信息;
2.注冊及參賽報名:2021.09.07—2021.10.30,參賽者在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進行申報,并將報名表發送至比賽郵箱,
報名表下載地址:http://cxcy.upln.cn/competitionDetails?id=51b893f82fd966a7b4c422a9a99fa1e9
3、作品提交形式為參賽者自行申請百度網盤(永久有效),并將百度網盤號及提取碼填寫在申請表中,組委會進行參賽作品下載;
4、參賽者提交申報表后,加入大賽QQ群:933046175,相關競賽信息隨時在群內進行交流;
5.成果提交時間:2021.09.07—2021.10.30;
6.成果組織交流及評獎:2021.11.01—2021.11.30。
二、競賽組織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遼寧省教育廳
承辦單位:遼寧科技大學
(二)組織形式
由競賽主承辦單位組織成立競賽委員會,下設組織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和仲裁委員會。由競賽主辦及承辦單位共同組織成立競賽組織委員會,競賽承辦單位負責競賽的組織實施。
由競賽組委會聘請高校、企業、院所等相關領域的具有高級職稱的若干研究虛擬現實與新媒體方向的專家組成。仲裁委員會由競賽組委會根據仲裁委員單位推薦確定人選。競賽秘書處設在遼寧科技大學。
三、競賽規則
(一)競賽規則
評審由主辦單位邀請專家組成評審組共同評審,設評審組長1人。獲獎作品通過專家組成員投票和集體評審最終確定。
(二)評審方式與評審標準
1.評審方式:
(1)競賽組委會秘書對參賽作品進行資格初審后,提交評獎委員會進行評審;
(2)評獎委員會采取集體評議、評委打分方式,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
(3)大賽評審委員會實際參加評審的人數必須達到應到會評委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評獎結果方為有效。
2.評審標準:
(1)創新性:設計作品能夠體現“藝術與科技”的創作主題,在創作內涵、設計思維、數字創意、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進行設計,能夠體現出數字藝術的綜合性與交叉融合性等特點,作品能夠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并具有創意設計的前沿開拓性;
(2)可行性:配合競賽主題,設計者應關注設計創意與當前市場需求的緊密結合,充分考慮當前數字藝術行業發展趨勢與數字經濟產業現狀,設計能夠貼合實際,有一定的可行性;
(3)設計表達:設計作品或成果具有一定的美學理念,能夠充分體現數字設計的功能性與獨創性。設計表達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感染力,同時在數字制作中要體現軟件的應用性。
(三)獎項設置
大賽設學生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組織獎等獎項。
1、學生獎
由競賽組委會根據參賽隊伍報名情況,按照一定比例設置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2、優秀指導教師獎
指導的學生取得優秀成績的指導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3、優秀組織獎
根據賽事報名及競賽表現等具體情況對表現優秀的學校組織設立優秀組織獎。
四、其他
(一)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組委會秘書:馬奔 18841221925(新媒體方向)
劉洋 13516203199(虛擬現實方向)
大賽QQ群:933046175
大賽報名投遞郵箱:xnxs2021@163.com
(二)領隊與選手須知
請各院參賽同學,將作品統一上交至學院,以學院為單位由學院秘書上交至創新創業學院楊老師,最后學校統一上交至主辦單位。
(三)其他未盡事宜
1.知識產權:
(1).所有發送至競賽組委會的參賽作品及相關資料概不退還。
(2).所有參賽作品要符合參賽主題要求,必須是具有作者獨立知識產權的、未發表過的原創作品。所有參賽作品內容積極向上,不得侵犯第三方權利,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要求等內容。對不符合參賽要求的作品,組委會將取消作品的參賽資格。否則引起的法律糾紛、經濟損失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
(3).近三年與競賽主題相關,并擁有完整版權的原創作品均可參賽,已經在其他競賽中獲獎及入選作品不得參賽。
(4).組委會有權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的宣傳、出版發行、展示等非商業活動。
3.其他
組委會保留對大賽條款的最終解釋權,其他未盡事宜競賽組委會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