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創項目|遼傳2021年國家級大創立項成果展示(一)

大創項目” 又稱“大創計劃”,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簡稱,是專門為大學生提供的一個開展科研、實踐理論的平臺。學校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等文件精神, 實施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旨在通過資助大學生參加項目式訓練,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善于質疑、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和敢闖會創的意志品格,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為展現遼傳學子們的創新成果,激發同學對科研實踐創新的熱情,遼傳創協將持續推出大創項目系列推文。

團隊介紹
項目編號:202113957003

項目級別:國家級

項目名稱:“青梔”青年大學生兼職專屬APP

立項年份:2021

項目負責人:周海波

項目成員:呂通、崔明宇、王一儒、于昌隆

指導老師:李旭玲

項目介紹
“青梔”青年大學生兼職APP,是一個專門針對大學生尋找兼職的APP,學生和公司企業可以在該平臺一對一交流,充分利用大學生人力資源,促進社會生產與發展。以靈活創新的經營模式來吸引廣大兼職需求者,以無可挑剔的優質服務來滿足廣大合作公司。構建學生與社會溝通,為社會服務的平臺。

研究意義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在學習方面,大學生所學課程數量并不比中學生少,但大學生沒有升學壓力,所以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閑時間相對較多:大學生兼職不僅可以接觸社會,獲得鍛煉,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而且還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在完成學校的各項任務之余安排適當的時間去參加社會實踐是很有必要的。參加社會實踐的形式很多.社會兼職是一種很好的參加社會實踐的形式,在校大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兼職對其成長成才有益。

項目創新之處
現在市面上沒有一個針對大學生兼職專門的APP,“青梔”大學生兼職APP可以將零碎的大學生人力資源,統一整合,對廣大招聘企業公司進行輸出。隨著市場經濟觀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出了大學校園這座傳統學習觀念中的“困城”,在學習之余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學校與社會的二元結構中鍛煉自己,實現自我價值。在校學生對兼職有一定的激情, 而且做為大學生創業,我們也可以最大程度的爭取學校的支持。大學生兼職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同學們并不清楚市的兼職機構或者兼職,這也為我們創立品牌提供了有利條件。

項目實踐過程
在項目開始前進行了大學生兼職的調研,本次調研共發放調研問卷80份,收回80份,其中有效問卷80份。調研中我們發現,有60%的同學從未做過兼職,做而表示自己做的有40%;另外極少數同學的兼職時間占自己課余時間的比例少于30%,而且近八成學生稱兼職對的影響在期末成績中表現為“專業排名第一下降少于 10個名次”; 42%的學生認為兼職的主要包括目的是“賺取收入,減輕家庭負擔”,超過30%的學生基層工作選擇兼職時首要考慮該工作能否鍛煉能力,這些數據說明兼職的的確確在我們身邊普遍存在,但對絕大多數同學來說,兼職并沒有成為一種具 有深刻影響力的生活方式,它生活更多的是作為大學生活的調味劑和接觸社會制度的窗口,對大學生成績沒有沖擊太大影響,而且絕大多數同學將兼職的目的和成效定位在減輕經濟負擔和培養能力上,這反映出廣大同學所具有的獨立自主精神和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