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黨員心向黨 | 建黨百年學黨史 ·強國有我打卡紅色地標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系統研究建黨百年的歷史經驗,進一步推動我院學生對黨史的學習研究,為黨員同學及黨外積極分子搭建理論、實踐交流平臺。城市設計學院特舉辦“慶建黨100周年·黨史學習,強國有我·打卡紅色地標活動”,我院黨員學生積極響應號召,利用暑假打卡紅色地標,開啟“紅色引擎”,深入學習黨史。

我在這里
遵義會議的召開,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改組了中央領導機關,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使中國共產黨走上了正確軌道,實現了偉大歷史轉折。“參觀旅途很短暫,但是卻讓我學習到了遵義會議的精神,意義十分重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寫黨史,感黨恩,做一個先進的,敢于擔當的中共黨員!”

——王韋靜?公共藝術1803

我在這里
“我們今天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這使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責任,要讓革命傳統與革命本色在我們這一代青年人中發揚光大!”

——白叢武 公共藝術1803

我在這里
鞍山解放紀念日為1948年2月19日6時30分。中共鞍山市委、鞍山市政府決定,把“二·一九”作為鞍山解放紀念日,并以“二.一九”命名市內最大的公園“二一九公園”。

——白羨妮?風景園林1801

我在這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虎頭要塞,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東部原中蘇邊境上的一個軍事基地,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留下的極其重要的罪證之一。由于虎頭要塞的分布范圍廣、工事規模大、軍事設施全、防御堅固、攻擊力強,日本關東軍將其吹噓為“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丁敏 公共藝術1901

我在這里
“遼沈戰役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總有一種情懷,值得我們敬佩,總有一種激情,值得我們傳承,總有一種守護,值得我們繼承,追尋紅色記憶,感受革命先烈愛國情懷,繼承革命先烈愛國激情,弘揚革命先烈愛國熱情,我們都是愛國主義的繼承者!”

——杜思彤 公共藝術1803

我在這里
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這是1910年周恩來北上求學讀書的地方,12歲的周恩來轉入位于沈陽的”奉天省官立東關模范兩等小學校”讀書。在這里,周總理經歷了辛亥革命接觸了進步教師,閱讀了進步書報,受到了先進思想的影響,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孫瑞 公共藝術1902

我在這里
“我們絕不能忘記當年國土淪陷的慘痛歷史,絕不能忘記國家落后分裂和對侵略者妥協退讓的沉痛教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王麗君 建筑室內設計1901

我在這里
“遼沈戰役是解放東北的最后一戰,這一戰共殲敵47萬余人,為解放華北和全中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在這一戰役中無數先烈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偉大的解放事業,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解放,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想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努力學習接好時代的接力棒。”

——田慧?風景園林1901

我在這里
中共滿洲省委是中國共產黨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東北地區設立的最高領導機構。期間以陳為人,劉少奇,陳潭秋等為書記的中共滿洲省委領導工農群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不僅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王思琪 風景園林1901

我在這里
“紅色宏偉的建筑和建黨100周年的標志相互呼應讓我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海之門雕塑位于遼寧中心位置,外形取于中國古代最高等級,故宮太和殿的剪影形式。”

——楊建 建筑室內設計1904

我在這里
“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要沿著先輩的足跡,肩負起歷史的重任,為建設家鄉、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海帥 公共藝術1803

我在這里
“旅途雖然短暫,但卻讓我充分領略到愛國將士們不屈不撓的靈魂,我的思緒也在此得到了升華,我堅信,以后,我的身邊將不只有我一人,而是隨著五星紅旗飄揚的烈士英魂,他們將激勵我,向人生成功的彼岸不斷沖刺。今后的日子里我將會珍惜每一天,努力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我想它日,若有機會,我將以一個成功人士的身份再次步入這神圣的殿堂。”

——張佳琪?建筑室內設計1903

我在這里
“紅船模,象征著紅船精神,同時也具有紅船映初心,奮力新時代的主題意義,參觀后我感受頗多,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進取,不怕困難,最終實現夢想!”

——張文岳?風景園林1901

我在這里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館,陵園最高的紀念碑是烈士陵園的標志性建筑,紀念碑后松林中安葬著志愿軍烈士。

——趙婉彤 公共藝術1803

我在這里
中山公園始建于1924年。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公園”。解放后經過四十年的規劃建設,成為沈陽市的重點公園之一。

——趙梓彤?公共藝術1801

我在這里
大連市博物館,用“東方破曉”“星火燎原”“中流砥柱”“奪取勝利”四個單元,以80余幅珍貴歷史圖片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從黨的創建到國共兩黨合作,從大革命的失敗到走上長征之路,從統一戰線全面抗戰到內戰爆發,直到領導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全國性勝利的完整過程。“大量的史料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崢嶸歲月和共產黨人的革命初心。”

——呂奕萱?建筑室內設計1903

我在這里
“廣州烈士紀念碑,時刻向我們訴說著當時戰爭中戰士全力奮戰、誓死不屈的決心和高昂的士氣。”

——朱桄瑩 公共藝術1801

我在這里
“緬懷革命先烈,踐行使命擔當,不忘歷史使命,勇做黨的先鋒 。過去,是你們——革命烈士,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未來,是我們——新時代大學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陳健君?室內建筑設計1904

我在這里
“走進新城區西一路街道新民社區,不少居民正在參觀通濟坊黨建文化示范街,一幅幅彩繪、一段段事跡,在無聲中浸潤著大家的心田,這里已成了全市黨史學習教育新陣地。”

——李青遠 公共藝術1801

 

紅色文化地標見證了一段段崢嶸歲月,承載著共產黨百年的紅色記憶。為了將紅色基因更好地傳承下去,讓黨史學習從書本走向生活,充分利用身邊的紅色資源,我院黨組織創新學習形式,豐富活動載體,讓黨員學生沉下心,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力量,時刻錘煉黨性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