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盟軍戰俘營活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之上,一場由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全面侵華武裝挑釁事件轟然爆發。中國就此展開全民族抗戰,開始進行艱苦卓絕的抗爭。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種血火勾連的方式,以一種硝煙彌漫、哭聲與怒吼交相映襯的方式,以歌唱和訣別的方式,以仆倒、掙扎、繼之而起的悲壯姿態存在著。時間可以撫慰人心,但是無法抹去歷史。這一天我們將永遠銘記。

 

2021年7月7日上午9時30分,在遼寧傳媒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王超老師的帶領下,藝術設計學院的師生代表來到了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共同感悟歷史,緬懷先烈。

本次由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大東區國防教育辦公室,大東區雙擁辦,《遼寧黨建網》,大東區青少年主題書店舉行大東區國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暨“抗戰大講堂”巡講啟動儀式在此舉行。在場同學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來自國防教育廳領導們的諄諄教誨,了解國防、熟悉國防。

同學們走進陳列館內部,跟隨領導們的步伐,參觀每一個展臺,歷史仿佛就浮現在眼前,沉重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在場每一位同學都對革命先輩們肅然起敬。

 

石碑鐫刻的是歷史的痕跡,展館展覽著時代的印記。我們雖身處在國富民強的今天,可記憶卻仿佛回到當時,腦海里忽現出各位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不畏強敵永不屈服的頑強身影。

今天的風格外舒適,84年后的今日國家富強,人民生活幸福,戰爭雖離我們遠去,但是歷史永遠銘記在每一代人的內心深處。新時代的我們懷揣著這份感觸,接下先輩們用鮮血染紅的旗幟,在未來的某一時刻,中華民族的五星紅旗仍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由我們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