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二十條,極簡版重點來了!
中國新聞網
時間:11月11日
事件:《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發布
部門: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摘要-
疫情態勢
當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
全球疫情仍處于流行態勢,
國內新發疫情不斷出現。
中國國情
我國是人口大國,
脆弱人群數量多,
地區發展不平衡,
醫療資源總量不足,
一些地區的疫情還有一定規模。
戰略定力
受病毒變異和冬春季氣候因素影響,
疫情傳播范圍和規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復雜,
必須保持戰略定力,
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要求
要適應病毒快速傳播特點,
以快制快,
采取更為堅決、果斷的措施,
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集中力量打好重點地區疫情殲滅戰。
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充分認識優化調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
更不是放開、“躺平”,
而是適應疫情防控新形勢和新冠病毒變異的新特點,
堅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針,
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
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內容-
5個“調整”
密切接觸者
“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高風險區外溢人員
“7天集中隔離”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
入境人員
“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注:以上人員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
風險區
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
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
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
“7天集中隔離或7天居家隔離”調整為“5天居家健康監測”
1個“不再”
及時準確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1個“取消”
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制
登機前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調整為登機前48小時內1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7個“不得”
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
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范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范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入境人員在第一入境點完成隔離后,目的地不得重復隔離
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保障居民治療、用藥等需求
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國家和教育部門防控措施,堅決落實科學精準防控要求,不得加碼管控
發生疫情期間,要全力保障物流通暢,不得擅自要求事關產業鏈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點企業停工停產,落實好“白名單”制度
目的地要增強大局意識,不得拒絕接受滯留人員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實好返回人員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碼管控。
8個“加強”
加強醫療資源建設
制定加快推進疫苗接種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群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
加強急救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儲備
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行業系統的督促指導,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實起到震懾作用
加強封控隔離人員服務保障
完善校地協同機制,聯防聯控加強校園疫情應急處置保障,優先安排校園轉運隔離、核酸檢測、流調溯源、環境消毒、生活物資保障等工作,提升學校疫情應急處置能力,支持學校以快制快處置疫情
加強對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員工的生活、防疫和輪崗備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員管理辦法,嚴格社會面人員出入管理
發生較多人員滯留的地方,要專門制定疏解方案,出發地與目的地加強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穩妥安排,交通運輸、民航、國鐵等單位要積極給予交通運力保障
1個“嚴禁”
地方黨委和政府要落實屬地責任,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嚴禁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未經批準阻斷交通、隨意采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加大通報、公開曝光力度,對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
此外,《通知》提出,加強對優化調整政策的解讀,強調繼續堅持我國疫情防控總策略總方針,引導全社會充分認識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是為了防控更加科學精準,決不能造成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開、“躺平”的誤讀。引導客觀認識我國防控政策措施的優化調整是基于病毒變異的特點,既是科學的更是必要的,爭取廣大群眾和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控基礎。加強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來 源 |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