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黨第一講 | 第35期入黨積極分子高級培訓班高黨第一講——讀毛主席詩詞學紅色黨史

2024年4月9日18時,遼寧傳媒學院第35期入黨積極分子高級培訓班第一講專題黨課《讀毛主席詩詞學紅色黨史》在管理樓109教室舉行。本次黨課由遼寧傳媒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呂元副教授主講。

呂元副教授就《讀毛主席詩詞學紅色黨史》為主題,從毛澤東代表性詩詞、創作思想、具體圖片、時代背景、黨的歷史這五個方面為同學們娓娓道來。在近代史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僅要深入了解黨的誕生和黨史,更要通過學習毛澤東主席的詩詞來感受紅色精神,領悟其中的歷史哲理、堅定信仰、培養品德以及實踐力行。

呂元副教授指出,學習毛澤東主席的詩詞,感悟紅色黨史,是中國革命精神傳承的重要一環。通過具體詩詞的解讀,由淺入深,我們不僅能領略到詩詞的藝術魅力,更能深入洞察其背后蘊含的歷史哲理與革命精神。這些詩詞如同歷史的明鏡,映照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浴血奮戰、砥礪前行的光輝歷程。

課上不僅回顧了毛澤東主席在不同時期的詩詞創作背景,也總結了其在紅色黨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呂元副教授引用了許多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長沙》(1925)、《清平樂·會昌》(1934年夏)、《清平樂·六盤山》(1935年)、《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1949年)、《卜算子·詠梅》(1961年)等等。通過深入學習這些詩詞,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黨的歷史、傳承黨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呂元副教授還講解了《卜算子·詠梅》的創作背景。1961年,中國在國際上遭遇蘇聯抵制與抹黑,國內又逢建國以來最困難時期,同時印度在中印邊境發動軍事入侵。在此背景下,毛主席創作了《卜算子·詠梅》,展現了中國的樂觀態度。

呂元副教授與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深入的互動,整個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教授拋出的問題引發了同學們積極地思考,紛紛舉手發言,表達自己對毛澤東詩詞及紅色黨史的見解和感悟。呂元副教授耐心傾聽,不時點頭表示贊同,并針對同學們的回答進行深入地剖析和點評,使大家受益匪淺。

呂元副教授在最后特別講到,學習毛澤東主席的詩詞也是對我們青年一代的深刻教育。它讓我們更加堅定信念、不忘初心,時刻銘記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我們應該將毛澤東主席的詩詞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不斷傳承和發揚光大,讓紅色黨史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