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學科交叉融合的‘AI+X’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青年教師學術沙龍圓滿落幕

在當今這個多元化、快速發展的時代,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已經成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只有打破學科壁壘,促進不同領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才能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挑戰,而人工智能天然具有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質,構建“AI+X”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高等學科突破學科藩籬,從而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跨學科能力的優秀人才。

2024年10月18日,由督導處、教務處聯合組織一場主題為“探索學科交叉融合的‘AI+X’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青年教師學術沙龍,吸引了眾多二級學院院長、副院長、系主任及專業帶頭人的積極參與,旨在通過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共同探討學科交叉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動“AI+X”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本次學術沙龍由督導處孫吉副處長主持,各位領導、老師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場學術盛宴的開啟。

學術沙龍會議現場

活動伊始,副校長王東輝教授強調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并指出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都需要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她還著重闡述了要著力夯實學科建設發展根基,學科建設要把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為設置和調整的前提。要加強基礎學科建設;要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打破學科壁壘,加強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最后,王校長提出學科交叉融合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推動人才培養,以及服務區域經濟,促進課題產出,“AI+X”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的重要意義,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意見和政策支持。

王東輝副校長講話

學科交叉融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在我校早已開啟,并已有優秀案例。隨后的教師代表發言環節,石光助理和影視學院英皓院長分別向我們分享了他們對于“新文科”背景下學科交叉融合的理解,并帶來了錫伯族博物館項目和退役軍人項目如何運用學科交叉融合進行成功實踐的經驗。之后,數媒學院張鼎一副院長深入展示了數媒學院當前幾個項目的實踐應用情況,幾個項目均自如的融入了“AI+X”進行人才培養??梢钥吹綌得綄W院深耕多年,勇于創新,對學科交叉融合有著深刻的理解,在實踐教學和科研中運用自如,并以此培養了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最后,藝術學院文創中心的王麗娜老師也分享了遼傳文創項目在學科交叉融合下的應用與實踐探索,并提出了當前項目所面臨的瓶頸及未來進行學科交叉融合的探尋方向。

教師代表分享

教師代表的發言深情而真摯,他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分享了學科交叉融合下成功實施項目的優秀案例、感人情節,AI賦能下的課程建設,以及對“AI+X”人才培養模式的未來探索。他們的經驗和智慧,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和借鑒。

在各位教師代表分享后,校長宋吉鑫教授作總結講話。他首先肯定了本次沙龍活動舉辦的意義所在,并闡述了教育強國及其六個維度的相關內容。同時,他還進一步提出了要熊抱AI、加強學習研究以及AI賦能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并強調了學科交叉融合的深遠意義。最后,他對與會者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要不斷學習探究、擁有扎實的學識;第二,要建設跨學院、跨專業、跨校、跨界合作的團隊;第三,要搶占AI課程線上線下教育資源的先機;第四,通過AI賦能教學與科研。

宋吉鑫校長講話

隨著宋校長總結發言的結束,本次學術沙龍活動也圓滿落下帷幕。在活動中,與會者不僅拓寬了視野、收獲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更看到了未來教育的無限可能。各二級學院將以此次沙龍為契機,將所學所得轉化為實際行動,不斷探索和實踐學科交叉融合的“AI+X”新模式,為更好地推動人才培養以及服務地方社會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的舉辦,不僅展示了我校在學科交叉融合領域的積極探索和豐碩成果,也為廣大青年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臺。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校將繼續走在創新教學的前列,不斷探索教學、科研新路徑,踐行“為國家培養人才,為行業輸送精英”的遼傳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