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者,愛國情|這是一份戰“疫”中的文字vlog!
2020年的此刻
你我都站在歷史苦難的印跡里
疫情風暴里的每一個細節
都是我們人生的大事記
管院的“文字版vlog”新鮮出爐
記錄疫情期間的大事小情
帶你一起回憶家國情懷下的“中國力量”
鏡頭跳轉
2020年1月末~2月中旬
造好“兩座山”,打贏“防疫仗”。
疫情出沒伊始,大家似乎都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感到恐慌。不過,中華民族的苦難史,似乎釀就了它無比的韌性。
“特殊時期,哪里需要,我們就到哪去。”義無反顧投入這場阻擊戰的,豈止是醫療戰線。
1月23日,武漢封城
1月25日,雷神山醫院接到命令
1月27日,雷神山醫院正式開工
2月2日,火神山醫院順利建成
2月3日,火神山將迎來第一位新冠病人
2月6日,雷神山開始驗收并逐步移交
2月8日,雷神山首批患者開始入住
2.2萬人晝夜不停建設
面積三次拓展近8萬平方米
超1000萬網友在線監工
累計收治患者2011人
一聲聲隨時待命,數萬名建筑工人除夕前告別家人奔赴一線,讓人動容。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把拳頭緊緊攥在了一起。武漢的“兩座山”舉世矚目,這里不僅有中國速度,更有中國信心、中國決心、中國力量!
我慶幸,我生在了這樣的中國!
鏡頭跳轉
2020年2月中旬~3月初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各市市委統戰部廣泛動員、主動“戰”疫。一批批黨內外醫務人員不畏艱險,白衣“逆行”戰疫。發動全市廣大統一戰線各領域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由最開始的慌亂,到國家的主動發聲,正面引導。各地的抗疫,在中央政府統一領導指揮下,上下齊心、互相支援、各守疆土,疫情在逐漸減輕。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防疫戰“疫”見行動 ,愛國強國立大志。愛這個國家,就用實際行動去回報它。
鏡頭跳轉
3月初~3月末
疫情大考,我們沉著應對。
為有效控制疫情,安撫民眾情緒,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等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Q
提問一: 新型冠狀病毒的起因?
人類在捕獵、運輸、交易、屠宰、食用野生動物的過程中,原來以野生動物為宿主的病毒,傳染給人類,再由人傳人,形成重大疫情。
Q
提問二: 普通人應如何做好防疫?
1.盡量減少去人員密集區。無論居家還是工作,要保持定期室內通風的習慣。
2.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3.勤洗手,如果不小心用手捂住自己口鼻一定要先洗手。打完噴嚏后不要揉眼睛,做好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4.當出現咳嗽、發燒癥狀時,現階段建議一定要到醫院尋求醫生正確的診療幫助。
風雨同舟,我們共克時艱!
鏡頭跳轉
4月初~4月末
抗疫行動,全民皆兵。
我們的身后,有習總書記的重視關懷,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決策部署,有千千萬萬奮戰在防疫前線、不計生死的醫務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與此同時,在疫情全球范圍內的傳播期間,中國厚植人文主義的親切關懷,對多個國家施以援手,境內醫療物資產能也開始邁向滿負荷運轉,為全球抗“疫”,貢獻中國力量。
4月8日,武漢解封。
4月14日上午,雷神山醫院患者終于清零。
習近平總書記把此次戰“疫”體現的精神概括為:“碧血丹心、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團結一致、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砥礪前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擔當精神。
如今,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地復工復產情勢大好。我們不禁感嘆,身處中華大地,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與自豪!
贊美中國力量,見證中國精神!
“愛國版vlog”接近尾聲
“疫情大考”展現中國力量
寫在結尾的話:
所有看似神話的一次次抗災勝利,絕不是自然災害的自行妥協,而是國家強大的動員力和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向心力。疫情之下,許多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使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團結堅韌。待凜冬離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有新的相逢將溫暖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