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黨史,記初心–一二·九運動
八十六年前,一二·九運動的先輩們在那段不可磨滅的歲月里吶喊著擲地有聲的口號。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他們的堅毅與勇氣被無數中國人繼承,并沿著歲月的長河繼續傳遞下去。今天的“憶黨史,記初心”系列推文,小管將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數千名學生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目的是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學生舉行第五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綏遠抗戰”、“各黨派聯合起來”等口號。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
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各界群眾一萬余人再次舉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之后,天津學生又組成南下擴大宣傳團,深入人民中間宣傳抗日救國。杭州、廣州、武漢、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繼舉行游行示威。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響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一二·九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進行,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干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八十六年前的英雄先輩們雖已與世長辭,但他們的英姿偉績將永遠篆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青年一代,更要做到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繼往開來,用青春熱血續寫新時代的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