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管理學院舉行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及企業代表座談會

“以特殊的線上方式順利完成了我的畢業論文答辯,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一件事!”5月18日下午,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39名本科學生,在“特殊畢業季、畢業不延期”的形勢下,通過“云答辯”完成了自己的畢業論文答辯。答辯結束后,通過線上方式召開了企業代表座談會。

在近四個小時的答辯過程中,答辯組教師根據每名學生的論文撰寫情況進行提問并給予了相應的修改意見,以便更好的提升論文質量。除此之外,管理學院合作的定制企業代表及實習基地企業導師也悉數到場,全程參與了本次“云答辯”。積極與答辯學生互動,從論文實踐性角度提出相關問題,豐富了畢業論文答辯內容和可行性,更好的貼近了應用型本科建設的培養目標,并在答辯結束后,企業代表與管理學院專業教師就文管專業人才培養階段成果和培養模式進行了線上交流。

管理學院李建華院長結合今年特殊環境下校企合作情況進行了總結,在疫情防控要求下雖然部分學生沒有辦法進入企業實習工作,但企業給學生提供的就業崗位和機會較好的與文管專業學生能力結合起來,并在逐漸恢復正常的情況下,讓學生完成就業和實習的鍛煉。

李妍副院長在結合本次答辯情況和答辯現場學生和企業的互動情況分析總結道,“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因為專業的特點在就業環節存在一定的特殊情況,從本次論文的選題范圍來看,均涉及到遼寧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非常感謝各企業代表的到來,為我們專業的畢業答辯提供更多的可行性”。

企業代表發言道“參加了今天遼寧傳媒學院管理學院的畢業論文答辯會,感到我們學校培養的大學生,無論是理論水平、實踐能力、還是論文寫作水平都達到了很高的高度。在未來的合作中希望有更好的培養模式和人才選擇方式”。

會后結合各企業的人才培養意見,總結如下:

1.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適當增開一定的網絡平臺課,譬如抖音操作課等。

2.最好能讓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展現一些傳媒特色,因為我們是遼寧傳媒學院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3.希望我們的大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到企業參與實踐,提高實踐工作能力。為未來的就業搭好橋、鋪好路。

4.文化產業專業的學生理論基礎能力相對比較強,但還需要注意在撰寫論文時進行數據的真實性和詳實性的收集,提高應用實踐案例的能力,這些對于學生今后從事相關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5.學生在論文答辯中體現出了一定的文字撰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還需要提升,建議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時增加相應的實踐聯系課程,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能讓學生充分應用到各類工作中。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管理學院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展示了成果,答出了成績。企業代表座談,情真意切,諄諄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