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德育標兵系列報道(1)以“師愛為魂”踐行師德的人——李妍

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遼寧傳媒學院“優秀教師”,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妍副教授,以她對學生深深的愛踐行著她對“師德”的理解和感悟。

李妍,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高級經濟師,從2012年8月至今,擔任教師工作10年有余,先后講授《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經濟學》《文化企業戰略管理》《文化市場營銷》等專業課程,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她還連續擔任2014-2022屆市場營銷、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組織、指導學生參加省市、國家級的各類比賽并取得眾多獎項。課堂管理有方有法,教學效果有口皆碑。

她先后發表論文5篇,主持省級課題2項,參與省市及協會課題10余項;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大賽,其中學院獎(國家級)作品2000余個,獲獎近300人次,其中金獎1次,銀獎2次,獎金1.6萬元;指導學生參加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近30項,其中獲得國家立項6項,省級立項8項;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創青春等省級雙創大賽獲得“銅獎”2次,銀獎1次;指導學生參加“沃爾瑪未來零售創想大賽”獲得亞軍,獎金3000元。

從成為教師的那一刻起,她便深知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始終堅持:

——用真心、用愛心感化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真正的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雖然有的時候對學生的要求比較嚴格,但學生們逐漸的在這份嚴格中體會到了真心與愛心,從理解老師到信任老師,真的轉變了自己的想法,變得優秀起來。愛學生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最基本的前提。

——用尊重,用寬容鼓勵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了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小問題,作為老師應該寬容、包容他們的缺點,更多的去發覺每個學生身上的發光點,引導鼓勵他們越來越好。尊重意味著平等、民主、公正,寬容,意味著理解、信任和無私的愛,這會使老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最終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同時也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老師。

——用以身作則、用育人在先,去體會教師職業。她始終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在工作期間,我一直保持學習的熱情,在2014年通過了全國研究生考試,并修完全部學業,順利取得碩士研究生學位。2015年和2020年分別通過了“中級經濟師”和“高級經濟師”的考試以及評審;在學校積極投入科研,于今年取得了副教授職稱,成為真正的“雙師雙能”型教師。她用行動帶動每一名學生,鼓勵她的學生們通過考研、升本等方式提升自己,實現自己。在她教過的學生中,有因為不自信不敢參加復試面試的、有因為家人不支持放棄理想的,有貪玩長不大沒有目標規劃的……通過引導、鼓勵、支持和信任,使他們實現了自己,進京讀研、成為作家協會的一員、逆襲升本、三戰上岸。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李妍老師,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步,是一個有正能量,播撒愛的種子的人,給身邊的人帶去溫暖和歡樂。在講臺上,把育人作為自己教書的首任,身體力行,做學生們的榜樣,先后被評為遼寧傳媒學院“教書育人標兵”“優秀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