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 | 管理學院邀請知名學者深入剖析新質生產力與發展策略

? 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20241025日下午,管理學院榮幸邀請到趙維雙教授,作“新質生產力與發展策略”專題學術講座。趙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在場師生帶來了一場思想的盛宴。

專家簡介

? 趙維雙,教授,經濟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學科帶頭人,遼寧省工商管理學科教指委委員,遼寧省兵工協會理事,遼寧省管理科學會副理事長,遼寧省優秀教師。曾擔任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黨委書記。長期以來從事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重點研究方向為科技創新與管理,圍繞遼寧省、沈陽市經濟建設的熱點、難點,開展技術經濟與技術創新、區域經濟與創新等方面的研究,科研成果豐富。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主持完成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2項,遼寧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9項,主持沈陽市科技局軟科學項目5項。在各種社科類核心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8篇,公開出版學術專著3部,公開出版教材5部。

講座內容

? 趙維雙教授強調,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將為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新質生產力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產物。要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需以創新驅動為引領,逐步擺脫傳統的人力和資源能源驅動型增長模式,實現低成本優勢向創新優勢的轉變,創造新產業、培育新動能、形成新優勢。趙教授還強調了技術創新與新質生產力、制度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的關系,提出產學研一體化、跨行業合作和國際化發展是協同創新的組織機制,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提高產業鏈協同效率和促進信息共享。
? 在新質生產力在中國的發展方面,趙教授指出,制造業的智能化和服務化轉型正在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新質生產力的崛起提供了堅實基礎。他同時提到,中國在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技術、高端制造與航天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 趙教授還分析了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現狀和挑戰,包括人口老齡化、人才需求與供給不平衡以及人力資源質量成為關鍵因素。他提出,國際合作與競爭加劇,跨國公司將新質生產力引入中國,而“一帶一路”倡議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 此次講座拓寬了師生學術視野,激發了對新質生產力及其市場機制的深入探討。趙維雙教授結合理論與實際案例,全面闡述了培養創新型人才、數字化升級傳統產業等的重要性,其觀點深刻且啟發性強,對師生認知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路徑產生了深遠影響。
趙維雙教授的講座不僅為管理學院師生提供了寶貴的知識和見解,也為未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此次講座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加深了學院與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研究和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輯|劉雨桐

三審|宋陽 劉暢 郝冰

三校|宋陽 劉暢 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