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特輯–“清”緒思故人,“明”心緬英烈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有一種思念,叫清明
“還記得他的聲音嗎?還會流淚嗎?”
清明節總會聯想到一片朦朧的煙雨。步步走,聲聲重,片片煙雨,寸寸思憶。清明雨上,遙寄相思。
大家都說人去世以后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星,在無盡的黑夜,他們會默默守護心中惦念的人。在清明這天,萬千思念總會被無限放大,看看夜空,我們還是要活在當下,珍惜稍縱即逝的年華。
有一種緬懷,叫清明
從南船起槳,到嫦娥探月,一百年來,代代先烈用鮮血播撒下種子。如今,山河錦繡,國泰民安。有人用胸腔抵住槍口,有人在野火中燃燒,有人在槍林彈雨中與碉堡共同滅亡…..
新冠疫情中,總有一群人,穿梭在人群,逆向人流,沖向一線。他們迎難而上、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他們是寒冷冬日的暖陽,是荒蕪沙漠中的一片綠洲,是一襲白衣下炙熱的鮮紅心臟。
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以青春熱血和生命堅守,始終捍衛和踐行著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