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鄰”丨遼傳助力沈北新區東場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
★?踐行“兩鄰”★
“舞”動四海 “龍”行天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兩鄰”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校、地合作新篇章。2022年7月5日-6日,校團委書記刁松峰以及各二級學院團總支書記、學生志愿者等一行11人來到沈北新區正良街道和東場村,雙方就東場村“沈北青蒲龍舞龍技藝”項目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進行深入交流。沈北新區正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胡雪蓮,沈北新區正良街道東場村舞龍協會會長李忠平、高智,沈北新區人大代表何國慶出席,街道和社區有關同志參加。
非遺
胡雪蓮代表正良街道向我校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胡雪蓮表示,遼寧傳媒學院與正良街道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此次邀請遼寧傳媒學院助力市級非遺申報工作,是踐行“兩鄰”理念,加強校、地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實踐,對雙方具有重要意義。
隨后,胡雪蓮詳細介紹了東場村的民風民俗、青蒲龍歷史和傳承技藝團隊等情況,以及“沈北青蒲龍舞龍技藝”項目在非遺申報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希望通過校、地合作的契機,助力非遺申報。
傳承
刁松峰在講話中強調,遼寧傳媒學院與正良街道有著深厚的友誼和寶貴的合作經驗,校團委將組建非遺申報片制作團隊,發揮學校專業優勢,吸引優秀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助力“沈北青蒲龍舞龍技藝”項目申遺工作,希望雙方能夠以此次合作為契機,探索出更多的合作方案,堅持“兩鄰”理念,進一步夯實與發揮高校青年志愿者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學校各級團學組織將大力支持雙方傳統文化建設與實踐探索,為沈陽傳統文化和技藝傳承作出更大的貢獻。
交流
在東場村雙方邀請到“沈北青蒲龍舞龍技藝”傳承團隊主要代表進行了交流訪談,他們的年齡都已是過了古稀之年,最年長的一位已經有96歲高齡,交流過程中老者們侃侃而談,思路清晰,現場的氛圍十分熱烈。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凝聚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起著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對于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國人民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大學生們作為國家未來主力軍更應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勇于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讓中華傳統文化矗立于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