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校園貸|切莫貪利,規避風險
切莫貪利,規避風險
抵制高息貸款誘惑
警惕校園高利詐騙
如何避開危險校園貸呢
湖北某大學一名學生,去年10月為了購買蘋果6手機及其他消費,申請網上貸款。隨后,經過拆東墻補西墻,不斷找其他小貸公司貸款還債,其最終欠下多家公司共計70余萬元的債務,而原始金額僅為3萬元。
遇到校園貸不要慌,及時向學校報告,向公安部門尋求幫助,積極配合公安部門的工作,而不是一味地隱瞞,隱瞞最終只會使校園貸平臺得逞。
杜絕“貪利”心理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輕信犯罪份子所謂的中獎和他人能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等信息,警惕中獎詐騙、虛假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詐騙,一定要多了解、分析、辨別真偽,以免上當受騙。
對于校園貸來說其主要獲利來源于蒙騙處世未深的學生,拋出大量沒有法律效益的條款勾起其愛占小便宜的心理,從而實施詐騙。因而在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時,要冷靜看待,絕不輕信。
避免“盲從”心理
學生之所以進入校園貸陷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身經濟實力無法滿足消費的欲望。在不考慮家庭經濟實力差異情況下,盲目跟風消費。
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購物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不要在購物方面與他人攀比,避免盲從購物和盲目消費,沒有必要將消費作為炫耀與攀比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