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 | 以書為伴 共沐書香
4.23世界讀書日
此時韶光盛,風定落花深,又逢一年“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同在這群鳥嚶鳴、芳菲爛漫的4月拉開讀書的帷幕。
習近平總書記曾有言:“把學習當做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書籍是人類記憶的容器,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亦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人們獲得智慧、傳遞文明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說,人類的閱讀史幾乎就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
讀書是一種修養
古語有云:“讀書可以明理得道, 可以修身養性。”《宋史》曾載,與朱熹、張栻并稱“東南三賢”的呂祖謙,少時性情急躁,極易遷怒于人。他正是通過閱讀,不斷磨練自己的品性,最終在讀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的教誨時,自己心中的忿氣“渙然冰釋”。毫無疑問,讀書擁有改變命運的力量,讀一本好書,如攀登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賞到美景,但只有繼續往上攀爬,才能領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無限風光。
讀書需要方法
在讀書時我們要選擇合適的讀書方法,讓效率加倍。我們熟知的讀書方法有精選法、瀏覽法、深讀法、讀書筆記法等。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中曾提到:“一方面,讀書要用‘巧力’,讀得巧,讀得實,讀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書呆子,不讓有害信息填充我們的頭腦;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讀書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抓不住實質,把握不住精髓。”
許多愛書人士都說,閱讀習慣的養成,往往始于孩提時代。當讀書深入骨髓時,才能讀懂生活,讀懂人生。讀書的好處有很多需要大家自行去體會。
所以,快來和團團一起讀書吧!不止今天,其實每一天都可以是“讀書日”,多讀書、讀好書,豐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去遇見更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