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 正當時 | 存民族之銳氣,思進取之精神
存民族之銳氣,思進取之精神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創“學習語 正當時”學習專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領我校廣大青年努力學懂、弄通、做實,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做到學習語、悟思想、強本領、立大志!
學習語 正當時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我們是中華兒女,要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時時想到國家,處處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span>
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span>
2020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寫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們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繼續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拼搏奮戰,帶動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span>
2020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的賀信中說:“我國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同億萬人民一道,在矢志奮斗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黨史中的青年事跡
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2日),字淑寧,出生于四川宜賓,畢業于黃埔軍校六期,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烈士。
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6月30日晨,被追敵二度捉捕,受到殘酷的刑訊;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敵殺害。她留有著名詩篇《濱江述懷》等,其故里四川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10年趙一曼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被日偽軍圍困于一座山間,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后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用鋼針刺傷口,用燒紅的烙鐵烙皮肉,逼其招供,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睕]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兩人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
黨史中的青年先鋒
董存瑞(1929.10.15-1948.5.25),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先后榮立大功三次。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班長。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英勇犧牲,年僅19歲。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他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但突然遭到敵人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鎖,部隊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連長批準了他的請求。他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在部隊攻擊受阻的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敵人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登高望遠天地闊,縱橫捭闔自從容。面對新形勢下黨的青年工作,望每位遼傳學子都能,堅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厚植愛國情懷堅定不移跟黨走,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以青年英雄為榜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