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媒學院團委召開應用型大學第二課堂建設研討會
應用型大學第二課堂建設研討會
根據《遼寧傳媒學院持續推進應用型大學建設活動方案》文件要求,貫徹落實文件精神,2021年4月7日下午,遼寧傳媒學院團委在創新樓一層會議室召開應用型大學第二課堂建設研討會。研討會由校團委書記刁松峰主持召開,各二級學院團總支書記,團總支副書記,校團委學生會主席團參會。
會上,各二級學院團總支書記就建設應用型大學第二課堂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分別進行展示。
城市設計學院團總支書記李春德提出遵循“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主體性。
要做好與相關專業的有機融合和銜接。建立專業型社團,促使社團活動跟第二課堂活動有機結合;培養優秀學生干部,帶動周圍同學積極參與活動,發揮團隊合力;因材施教,提升育人實效,建設線上、理論、實踐三位一體化。
數字媒體學院團總支書記郭冠辰圍繞“以教學為中心,以服務學生為宗旨”提出建議。
培養出適應學校發展的適應能力及抗壓能力“雙強”的新時代大學生。開展提升適應能力及抗壓能力“雙強”的團學活動;豐富社團活動;加強大學生日常行為管理,提升學生五率。
藝術設計學院團總支書記劉司男提出學以致用,針對社會需要,開展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明確應用型人才定位,明白理論、技術、技能的區別和聯系,把成熟的技術和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把掌握的技術和理論在生活中體現出來,比如書法、攝影、服裝、視覺等專業與陽光志愿者協會、小動物救助中心結合,利用專業知識,為志愿服務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落實專業與社會實際的銜接。
影視廣播學院團總支書記關賽提出遵循六項基本原則:
將特色性和校本性相結合、實踐性和創造性相結合、自立性和導向性相結合、趣味性和實效性相結合、參與和競爭意識相結合、全員參與和責任到人。嚴格遵守《遼寧傳媒學院第二課堂學分成績化管理辦法(修訂)》,制定第二課堂特色主題活動月。
管理學院團總支書記于松北提出兩個維度、十一個層面:
要精準把握理論思想和專業實際相結合的維度,從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紅色精神教育、團隊風采建設、志愿公益服務、素質拓展訓練、專業展播、學術論文、社會調研、道德與生態文明建設、課外創新活動、抗挫折能力心理輔導等11個層面具體落實計劃,將本院專業知識與實踐理論相結合,培養應用型人才。例如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可以和沈陽紅梅文創園、K11等合作,電子商務與法律專業可以建設模擬法庭,空中乘務專業建設模擬機艙等。
新聞傳播學院團總支書記楊亞超緊緊圍繞“學以致用,行以致遠”主題。
提出第二課堂更多應作為輔助,提升第一課堂的教學,不僅僅是配合。并以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舉例,積極服務于共青團中央、遼寧學聯、法庫團縣委、皇姑團區委、沈北團區委等,讓實踐育人與理論育人在高校人才培養中互為依靠,相輔相成。
隨后,校團委學生會主席團、各二級學院團總支副書記從學生角度提出看法,探討建設第二課堂。學生的特征素質既是學生走向職業生涯的基礎能力,又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本質屬性,學生應專業基礎扎實,視野開闊,作風干練,具有團隊意識,協作精神。


最后校團委書記刁松峰總結講話。刁書記把第二課堂的未來發展方向大致凝練為五類:思想引領類、技能實踐類、文化展示類、公益服務類、競賽競技類。對于建設應用型大學第二課堂方面提出三點要求:
一、建立各學院的核心品牌項目,作為團總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到可傳承,可發展;
二、以各學院主打專業為依托,結合實踐活動和專業競賽等方式,對接社會實踐場所,通過專業理論指導專業技能發揮;
三、深入挖掘各專業應用潛力,通過團學實踐活動,培養真正被市場認可,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此次研討會,為應用型大學第二課堂的建設探索出了諸多方向,達成了廣泛共識,并為后續開展系列會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遼寧傳媒學院團委和各二級學院團總支始終將建設好應用型大學第二課堂作為工作目標,積極落實應用型大學第二課堂建設的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提高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為學校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