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媒學院課程考核大綱編寫說明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課程考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建設,加大課程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力度,推進考核多樣化,規范課程考核行為,嚴肅課程考核紀律,維護課程考核秩序,提高課程考核質量,充分發揮課程考核的檢測、診斷、評價、反饋等功能,要求每門課程依據課程教學大綱編制課程考核大綱,同時課程考核大綱是命題的依據。為規范、統一課程考核大綱的編寫,特作如下說明:

一、考核依據

(一)教學大綱。

(二)課程教材。

(三)項目教學包。

二、考核目的

主要說明通過課程考核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效果,以此檢驗教師的教學狀況和教學效果,為教學提供反饋信息,判斷教學目的的達成度,為教師的教學評價和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依據。應分兩個部分編制:

(一)考核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一般情況下,筆試類側重考核學生所學的知識掌握情況;筆試+實踐類既考核學生知識又檢驗學生實踐能力;其他類型的考試以考核學生技能為主。

(二)檢驗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信息反饋的目的。

三、考核對象

明確考核面向的專業、層次。例如:“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本科學生”。

四、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方式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確定。

(一) 考試

1. 方式類型

(1)筆試類:傳統試卷,主要適用于純理論課程,例如:史論、概論等課程。

(2)實踐類:現場操作類、面試類,主要適用于實踐為主的專業基礎課程,例如:素描、播音、表演等課程。

(3)軟件類:計算機操作類,主要用于軟件課程,例如:3DS MAX、PS、CAD等課程。

(4)筆試+實踐類:筆試試卷考核理論部分,現場操作考查實踐部分,主要適用于理論實踐混合的藝術設計課程,例如:居室設計、包裝設計、產品設計等課程。

(5)上交作品類:不適合短時間內完成考核的課程,例如:動畫短片創作、節目采編剪輯等課程。

2.考試大綱編制要求

(1)確定本門課程的考試方式,即筆試類、實踐類、筆試+實踐類、軟件類和上交作品類。

(2)詳細描述考試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3)詳細描述考試的操作過程和監考要求;

(4)考試所需的其他特殊要求。

(5)不同類型的考試,應按實際情況編制,但應包括:基本知識、基本能力、考試重點和考試難點四個方面。

3.命題要求

(1)“筆試類”應按學校統一模板制定,應至少列出一套樣卷和標準答案。樣卷是試題類型的樣式,并非真題,不允許與考試內容相同。

(2)“實踐類”應至少列出一套樣卷并配有評分標準。樣卷是試題類型的樣式,并非真題,不允許與考試內容相同。

(3)“軟件類”應參照國家計算機軟件技能考試模式,列出所有不同類型題的樣題。樣卷是試題類型的樣式,并非真題,不允許與考試內容相同。

(4)“筆試+實踐類”中的筆試部分,應按學校統一模板制定,應至少列出一套樣卷和標準答案。實踐部分“實踐類”應至少列出一套樣卷并配有評分標準。樣卷是試題類型的樣式,并非真題,不允許與考試內容相同。

(5)“上交作品類”應至少列出一套樣卷并配有評分標準,同時編制考試時間計劃。樣卷是試題類型的樣式,并非真題,不允許與考試內容相同。

(二)考查

期末考查由任課教師根據課程實際情況,采取專項設計、知識與技能測試、實驗實訓、專題論文等方法給出成績。考查課按照《遼寧傳媒學院考查課程考核管理辦法》編制考查課程考核方案。

五、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是本門課程要求學生必須學會或執行的內容,按要求不同,一般分為三個層次(上交作品類例外),分別是掌握、理解、運用。掌握一般為知識點或基本規律;理解應順著脈理或條理進行剖析;運用一般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成績分布合理,應符合正態分布。即:90分以上成績占20%;75-89分成績占40%;60-74分成績占35%;60分以下成績占5%。

六、考核內容

(一)按各類模板規范編寫。

(二)考核內容是本門課程命題范圍,與考核無關的知識點、能力要求不再考核大綱中體現(不要照搬課程大綱)。

附件1:【XX學院】【筆試類】《XXXX》課程考試大綱及試卷模板

附件2:【XX學院】【實踐類】《XXXX》課程考試大綱及試卷模板

附件3:【XX學院】【筆試+實踐類】《XXXX》課程考試大綱及試卷模板

附件4:【XX學院】【軟件類】《XXXX》課程考試大綱及試卷模板

附件5:【XX學院】【上交作品類】《XXXX》課程考試大綱及試卷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