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媒學院本科教學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共遼寧省委教育工委、遼寧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實施意見》(〔遼委教通〕47號)的具體要求,加快推進一流本科建設,全面深化本科教學改革,進一步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管理體系,真正讓學生忙起來,管理嚴起來,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堅持立德樹人,強化育人為本

大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嚴格落黨委書記、校長為本科生上思政課要求,納入學校思政課教學安排,每年4月學期初由黨委書記為本科生上4個課時思政課,每年6月學期末由校長為本科生上4個課時思政課。(責任部門:馬克思主義學院)

二、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

全面推進學校大思政建設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其貫穿課程設置、教學大綱、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習實訓、創作論文各環節。2020年12月召開遼寧傳媒學院育人大會,出臺《遼寧傳媒學院思政課程建設方案》和《遼寧傳媒學院課程思政建設方案》,選樹優秀課程,強化創新,提升教學質量。(責任部門: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

三、不斷優化專業結構

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三次產業需求,加快我校“新文科、新工科”建設步伐,增設我省急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打造我校文化藝術優勢特色專業。每學年調整比例控制在專業總數10%左右,調優專科專業結構布局,停撤不適應社會需求專科專業。(責任部門:教務處)

四、加強課程建設

進一步強化課程建設的系統性、持續性,不斷更新課程建設,增強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和實戰性,改革教學方法,強化教學管理。2020年11月底前出臺《遼寧傳媒學院“雙一流”建設實施方案》,2020年12月底前出臺教材建設規劃,制定管理辦法和獎勵辦法,2021年5月前出臺《遼寧傳媒學院加強課程建設實施方案》。(責任部門:教務處、科研處)

五、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進一步加強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建設。從2021年起,開展課堂評比、教學資料評比、課堂管理評比、PPT(課件)評比等系列活動,每年持續開展教師教學示范課、觀摩課大賽,每兩年組織一次青年教師教學團體賽。推進教考分離,12月底前完成我校教考分離試點工作,完成題庫、機考等具體工作,推進教師集體閱卷工作。(責任部門:教務處)

六、加強實踐教學

2020年12月底前出臺《遼寧傳媒學院實踐教學規范》,建立健全實踐教學導師制,專業教師都要承擔學生實踐教學指導任務,推進應用型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繼續推薦一線科研人員、企事業單位高級人才承擔教學任務。深化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推進學校與科研院所、企業及地方合作,加快建設一批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平臺、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和實習實訓基地。(責任部門:教務處、科研處、就業創業服務處)

七、深化雙創教育

持續推進《遼寧傳媒學院關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實施,以培養專業基礎扎實且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全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系統工程。加強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建設,實施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力爭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取得更高突破,繼續支持教師參與學生雙創活動指導,確保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參加1項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或大賽。(責任部門:就業創業服務處)

八、完善學分制改革

進一步完善學分制,加快推進完全學分制建設,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選擇權。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學分制改革實施,繼續做好本科生學業規劃教育工作。持續做好校際學分互認與轉化實踐。(責任部門:教務處)

九、嚴把畢業出口關

嚴格畢業標準和學位授予標準,持續做好學業預警工作。繼續落實取消畢業前“清考”工作。2020年11月底前完成《遼寧傳媒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規范》修訂工作,強化過程監控,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進一步落實副高級職稱以上教師擔任指導教師準入制度。(責任部門:教務處)

十、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進一步加強教師教研活動建設,充分發揮系(部)等基層教學組織作用,2020年12月底前出臺《二級學院開展集體教研活動管理辦法》,每學期各專業圍繞人才培養、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方面等內容的教研活動至少開展10次以上,要求有記錄、有辦法。每年遴選校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學團隊、優秀基層教學組織。(責任部門:教務處)

十一、加強教師考評

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繼續實施《遼寧傳媒學院教師360考核辦法》,2020年12月底前出臺《遼寧傳媒學院教師教學成果獎勵辦法》,強化教學業績、教學成果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績效分配中的比重。2020年12月底前修訂《遼寧傳媒學院學院教師工作量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各類教師承擔本科課程的教學工作量要求。嚴格執行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年獨立為本科生講授課程學時不少于160學時,連續兩年不承擔本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系列。(責任部門:教務處、人事處)

十二、強化教學質量監控

加強本科教學評估、專業評估、課程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教學督導,完善學校教學質量報告和就業質量報告制度。繼續做好《遼寧傳媒學院課堂教學規范二十條》的監督檢查工作。(責任部門:評建處、督導處、教務處、就業創業服務處)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每年12月召開一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二級學院每學期召開一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落實校領導隨機聽課制度,每學期安排校長、黨委書記、分管教學副校長隨機聽課10次,其他副校長每學期聽課4次。(責任部門:督導處、教務處)

十四、認真組織實施

全校各部門要樹立開放辦學思維,依托省教育廳校際合作教師互聘項目、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在人才培養、教師互聘、協同創新、國際交流等方面開展校際合作,充分發揮各二級學院優質特色教育資源的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加強宣傳教育,推介遼寧發展優勢和歷史文化,吸引畢業生在遼就業創業,建功立業。(責任部門:教務處、人事處、科研處、國際教育學院、就業創業服務處)

十五、強化績效考核

學校將本科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及就業率等相關工作納入對全校各部門目標責任書的績效考核,推動我校不斷深化本科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