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傳媒學院關于開展本科項目教學包建設的指導意見
一、開展本科項目課程教學的意義
開展項目課程教學,是國內外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對于應用型本科教育也是一種好模式。我校建設應用型本科,培養應用型傳媒藝術人才,繼承高職時期開展項目教學經驗做法,在本科各專業中全面開展項目教學包建設,實施項目課程教學,對于培養應用型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二、項目教學包的含義與目的
項目教學包是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規定的崗位及面向的工作任務,提出的倫理、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優化選擇并建設一組課程,完成一個生產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而建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組織形式或載體。每個項目教學包都要確定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完成一件產品,經過系列項目教學包的有效實施,培養學生的職業倫理、知識、能力、素質由低向高,由淺入深得到全面提高,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項目教學包課程教學的本質是以完成一個工作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為邏輯主線,解構了以單一學科知識為邏輯主線,彌補了以單一職業技能訓練為主線的不足,建構了從崗位工作任務需要出發,以應用能力培養為重點,科學設計,合理安排通識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促進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不但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做事,且做成事。
三、項目教學包的設置
1、項目來源于產品生產的工作任務且符合生產規律要求。典型的項目設置最好是真實的工作任務,由產品轉化為崗位工作任務,再由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任務(如果沒有真實的工作任務,模擬的項目也可),由生產項目轉化為教學項目。生產項目的選擇,各專業要按產品的生產任務環節或流程選取與本專業最核心、最重要、相對獨立的主要工作環節,確定為教學項目,組建項目課程,建成項目教學包,開展項目課程教學。要遵循生產規律,依據產品的生產任務環節或流程,從前向后依次展開;項目的確定要依據生產產品的工作任務流程的劃分而獲得,工作任務的劃分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適于1個學期的學習。一個項目要覆蓋生產任務一個環節的要求,保證一部分生產任務的完成。
2、項目的設置要與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相銜接且符合教學規律。各專業要按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職業崗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規格確定項目包教學。設計的項目包人才培養目標中規定的主要內容,要涵蓋必須包含理論和實踐同時存在的工作任務,以滿足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項目包的安排要符合生產規律,保證生產任務的實現;又要符合教育教學、學生認知與能力提高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3、科學設計系列項目教學包。項目教學包一般安排在第3、4、5、6學期各一個,共4個,特殊情況依專業實際可適當增設或減少。4個項目既要相對獨立,又要有機聯系,相互支撐,發揮整體作用。
4、制定項目教學標準。工作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的標準,要從行業需要出發,按專業標準規定提出,并將其轉化為項目教學標準(即由行業標準轉化為教學標準),再依據項目教學標準安排倫理、知識、技能及綜合素質等教學內容。不同專業、不同崗位要制定不同的項目標準。要合理安排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依據項目要完成一個工作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選擇理論知識,確定要達到的實踐技能目標,由選定的理論知識安排學科教學內容,由選定的實踐技能目標安排職業技能訓練內容。
5、項目教學包的課程設置。系列項目教學包的課程要滿足職業崗位要求,涵蓋人才培養方案中專業課程的主要部分。要優化各門課程內容的選取;注意各門課程教學內容教授的先后順序;要符合生產規律和知識傳授與學生認知及能力訓練規律。注意各門課程內容的相互銜接、配合、支撐,不缺失,不重復交叉,做到既科學又有序。
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10余門核心課程都要包括在系列項目教學包之內,20余們的學位課程也要盡量安排其中。
四、項目教學包的主要內容與標準
1、適合的年級、專業。
2、名稱。10個字以內。項目名稱與實現的生產產品、服務產品、策劃或設計方案應一致。
3、教學目標。各專業每個項目都要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4個項目教學包教學目標綜合起來最終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主體部分。
4、項目教學產品的標準(規范)。項目教學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要做出具體的標準(規范),依此標準(規范),制訂課程大綱。各門課程大綱制訂要相互銜接、支撐,互相配合,為實現項目教學目標服務,考核評價也依此標準(規范)進行。每個項目都要制定具體的教學標準,也是行業和專業標準,也是教學的評價標準。
根據我校各專業實際,按文案策劃、決策、新媒體、影音制品、生產產品、設計等六類分別制訂項目教學標準(規范)。有的是真實的生產產品,有的是模擬生產產品,有的是教學產品,(見附件一)。
5、課程設置。每個項目教學包設置1門項目核心課,1~3門項目輔助課。要注意各門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支撐;某一門課程內部的知識從前向后要依次遞進;技能要由淺入深;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學習與工作要相互融合,相互支撐。項目核心課程一般應以理論課為主。每門課程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6、面向的就業崗位。與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崗位相銜接。
7、實現的培養規格。倫理、知識、能力、素質與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內容相一致。
附表一
ⅹⅹⅹ專業項目教學包課程設置表
開設學期 |
項目名稱 |
對應崗位 |
項目核心課程 |
項目輔助課程1 |
項目輔助課程2 |
項目輔助課程3 |
||||||||
名稱 |
主要目標 |
主要內容 |
名稱 |
主要目標 |
主要內容 |
名稱 |
主要目標 |
主要內容 |
名稱 |
主要目標 |
主要內容 |
|||
|
|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
|
倫理:知識:能力:素質: |
8、考核。項目教學的考核包括單門課程的考核和各門課程組合后按項目目標的考核,即每個項目教學都要確定明確的單門課程目標的考核辦法和項目目標的考核辦法;包括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理論考試,學期末內容不少于90分鐘, 要體現一定的難度、深度、廣度;實踐考核,學期末都要有產品實物或模擬產品等。每門課程都要有獨立的月作業、期末作業、期末考試。
五、項目教學包的實施
1、實行項目教學包負責人制度。項目核心課程負責人作為該項目建設與實施的負責人(兼),組成項目教學組,進行項目教學包的開發建設與實施。項目負責人在專業帶頭人的組織下工作,接受系主任、專業帶頭人的業務指導與工作領導。
2、各門課程要有序展開。按第3、4、5、6學期每學期實施一個項目教學包;每學期的項目教學包各門課程同時開設,以項目核心課為主線展開教學。各門課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期末教學暨生產項目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
3、科學設計教學時間。每學期按16周教學、1周社會專業實踐、1周復習、1周作業答辯、1周考試,做出20周教學進程表。各周進程表要科學安排,遵循學科專業、職業生產、學生認知與實踐技能訓練規律。
4、合理設計教學進程。以形成的最終產品(產品、服務、策劃或設計方案)作為項目目標,分解成16個子目標(即每周教學目標),按1~16教學周進程進行任務分解,確定每周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編制各門課程教學大綱(詳見課程教學大綱有關規定)。
第一教學周教學內容安排表
周次 |
項目課程 |
課程教學目標 |
對應的培養規格 |
|||
倫理 |
知識 |
能力 |
素質 |
|||
第一周 |
項目核心課 |
|
|
|
|
|
項目輔助課1 |
|
|
|
|
|
|
項目輔助課2 |
|
|
|
|
|
|
項目輔助課3 |
|
|
|
|
|
(注:表中空格內填寫對應的主要內容)
依此類推……。在此基礎上按周編制每門課程教案。
六、項目教學包的評價
1、評價原則
符合設定的職業崗位;符合崗位倫理、知識、能力、素質規定;符合教學規律;符合學生認知、實踐技能訓練提高規律;完成設計的項目生產任務。
項目相對獨立完整,大小適合;項目之間相互聯系、支撐,先后順序合理;項目內課程之間聯系密切,相互支撐;項目課程內容選取與安排科學合理;項目課程實施合理有序;學生學習效果便于評價等。
2、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
評價內容 |
評價結果 |
備注 |
項目設置 |
1、符合面向崗位的程度 |
A□、B□、C□、D□ |
|
2、符合人才培養規格程度 |
A□、B□、C□、D□ |
|
|
3、符合生產工藝流程順序程度 |
A□、B□、C□、D□ |
|
|
4、大小合適,一個學期可以完成 |
A□、B□、C□、D□ |
|
|
課程設置 |
1、符合項目教學目標 |
A□、B□、C□、D□ |
|
2、符合生產標準規定 |
A□、B□、C□、D□ |
|
|
3、各門課程相互聯系密切 |
A□、B□、C□、D□ |
|
|
4、各門課程內容選擇合理 |
A□、B□、C□、D□ |
|
|
項目實施 |
1、符合產品生產規律程度 |
A□、B□、C□、D□ |
|
2、符合教學規律程度 |
A□、B□、C□、D□ |
|
|
3、符合學生認知與能力訓練程度 |
A□、B□、C□、D□ |
|
|
4、在規定的時間內得到有效完成 |
A□、B□、C□、D□ |
|
|
項目保障 |
1、教師配備合理 |
A□、B□、C□、D□ |
|
2、教學條件配備有保障 |
A□、B□、C□、D□ |
|
|
3、教學時間安排合理 |
A□、B□、C□、D□ |
|
|
4、教學空間利用合理 |
A□、B□、C□、D□ |
|
|
實施效果 |
1、產品符合商品要求程度 |
A□、B□、C□、D□ |
|
2、學生理論考核結果 |
A□、B□、C□、D□ |
|
|
3、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提高程度 |
A□、B□、C□、D□ |
|
|
4、體現專業特色 |
A□、B□、C□、D□ |
|
|
評價結果 |
_A_B_C _D |
|
(備注: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