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的有效在線課堂教學設計及案例分享

一、BOPPPS教學模式簡介

? BOPPPS 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模式。由加拿大教師技能培訓工作坊(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 , ISW)創建,目前已經被全球多所大學和培訓機構實施。該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和交際法為理論依據,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參與式的學習方式,將課堂教學過程分為6個階段:導入 (bridge-in)、學習目標 (objective)、 前測 (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 后測(post-assessment)和 總結 (summary)。其名稱來自各個階段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

1.導入(B)

? 導入部分主要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動機,導入教學主題,使學生專注于即將學習的內容。因此,有人形象地將導入比喻成“鉤子”,要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本身對課程的學習熱情不太高,導入就更為重要。有效的課堂導入通常很簡短,寓教于樂。教師可以用和主題相關的問題或者案例導入。

2.學習目標(O)

? 明確提出課堂的學習目標。注意是學習目標而不是教學目標。雖然兩者都是撰寫指導教師教學行為的目標,但是教學目標是站在教師的角度來編寫,而學習目標是站在學生的角度,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來描述這一堂課學生應有的收獲。簡潔、清晰的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了解到通過課堂的學習需要達到的效果。大致說來,課堂學習目標應該包括認知學習目標(Head),情感學習目標(Heart)和技能學習目標(Hand)。學習目標是BOPPPS 教學設計模型的靈魂。所有的教學元素必須與學習目標有清晰、明確的關聯性,與目標保持一致。換句話說,有效的教學設計始于明確的學習目標。教師在設計學生的學習目標時,要將一堂課的學習目標同課程的教學目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起來。

3.前測(P1)

? 前測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了解學生先前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對于這次教學的主體和學習目標,學生已經掌握了多少?這有助于教師選擇從什么內容開始教學以及怎樣開展教學。教師在開展“前測”時,可以采用開放性的問題。學生通過對開放性問題的思考,能更好地將個人經歷融入到課程學習中,進一步提高課程參與度和學生的互動水平。
?4.參與式學習(P2)

? 參與式學習指促進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教師應該利用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參與式活動幫助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參與式環節是BOPPPS教學設計中最關鍵的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參與式學習并不限于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參與式學習包括四種主要類型:

?????(1)?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之間的互動。

?????(3)?學生單獨完成學習任務的行為。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以及完成學習任務后的個人反思。

? 教師應該根據學習目標設計相關的活動或者學習任務,幫助學習者達到理想的學習目標。?
?5.后測(P3)

? 通過有效的方式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后測要與課程開始時提出的預期學習目標相對應。后測主要回答兩個問題:1)學生學到了什么?2)學習目標是否達到?
?6.總結(S)????

? 對課堂內容進行總結。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而總結部分就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儀式。在結束教學之前,教師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簡短的反思和整合,肯定和表揚學習者的努力和成績,布置作業,讓學習者在課程之外進行學習應用。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本次的教學內容關聯到下次課的內容。

二、《基于BOPPPS的計算機網絡課程在線教學實踐》

(一)課程概述

? 計算機網絡課程以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分層模型為框架,指導學生使用網絡信息捕捉和協議分析軟件,分析各層協議數據報,了解網絡數據交換過程;開展網絡實驗,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核心原理,掌握以太網交換機、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常見網絡應用程序的工作原理,能夠將計算機網絡知識運用到具體實踐之中。對具體實踐要求非常強,在新冠病毒疫情的特殊時期,均采用在線教學的特殊方式下,如何保證學生的學習的有效性,尤其是動手實踐能力是教師在教學中的挑戰。

? 課程重點圍繞“兩性一度”進行改革與建設,滿足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的“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 解決方案”及“工程與社會”的畢業要求,本專業已獲得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資質,建設要求將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能力。課程以典型網絡案例為背景進行教學設計,遵循整體性、系統性、由簡到繁的教學原則。教學中融合多種教學方法,并結合華為ENSP虛擬實驗仿真軟件進行實驗設計,實驗結果教師能監控反饋,實現理論與工程實踐的結合。

“兩性一度”標準

(二)課程綜合平臺

? 采用“雨課堂”、“對分易”、華為網絡仿真平臺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西普教育開放實驗云平臺U-SaaS、中國大學MOOC等平臺,與昆明理工大學教育在線平臺、即時通訊工具QQ 融合,通過騰訊會議等師生實時交互良好的軟件,形成“計算機網絡課程綜合平臺”。

計算機網絡課程綜合平臺組成

(三)課堂教學組織實施

? 課堂教學環境:每班上課人數60人左右,網絡在線上課,在本地的華為ENSP仿真軟件或遠程在U-SAAS虛擬實驗仿真平臺進行實驗操作,可對網絡具體操作、配置、協議分析等內容進行操作和驗證。

? 按課前-課中-課后的順序,利用“雨課堂”、QQ即時通信工具、騰訊會議、錄屏軟件全方位、多模式、立體地將上課視頻、學習材料和信息及時的推送給學生。

課堂組織流程圖

? 其中的同伴學習和驗證學習部分,課前提前組織學生按要求自愿分組,按課程任務進行小組學習,教師進入小組討論,監控小組討論的實際效果,及時把控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心態,便于及時進行教學調整。本課采用QQ建立小組群。

網絡工程課程的16個分組監控和答疑指導

? 在BOPPPS的教學實踐中,結合課程目標,首先拋出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進行前測,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分組分析和驗證(后測),并將結果存于群共享可編輯文件中,后進行小組互評,寫出評價意見,最后總結。

小組合作學習與互評

? 通過以上的課堂組織,最終基于慕課資源,構建課程的本地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實現融合BOPPPS教學模式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智慧課堂。在課堂上,為避免不能面對面教學的缺點,教師無法像當堂教學那樣直接獲取學生的狀況,在線教學須與學生多交互,具體方式可采用雨課堂提問、彈幕、QQ反饋等。

以學生為中心的智慧課堂

(四)學習預警

? 學習預警是指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根據一定的標準來評估學生的背景信息、學習行為和考試成績等因素,然后將評估結果反饋給學校師生和家長。“雨課堂”教學平臺記錄了學生的學習數據,從每道題、每堂課到課程總體,都能做到全程監控。通過學習預警,學生可以參考預警結果,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從而順利的通過所學習的課程;教師可以根據參考結果,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實現因材施教。學習預警將傳統的“事后處理型”管理轉變成為了“事前事中預防型” ,預警結果的呈現將使學校、學生、教師三方面結合,保證學生通過課程,順利完成學業。

“雨課堂”學習預警

? 進入大學之后,高校老師已不能再像高中一樣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嚴格監控。學生面對著自主性學習要求,有些可能因為意志力薄弱而放松自我約束,課前不認真預習、課上不認真聽講、課后不進行復習,導致學習成績不佳,甚至面臨不能通過課程;也有些同學除了學習課程知識之外,還參加了很多的課外活動,例如社團活動、社會實習等,而忽略了課程的學習,以至于課程成績本該達到成績優秀的學生沒有達到優秀,本可以順利通過課程的學生卻沒有通過。此時,如果對學生進行學習預警分析,再結合學校、學生和家長三方面,對于學生個體,可以順利通過課程,甚至拿到優異的成績;對于學校,可以有效的降低掛科率,提高教學水平。所以,在高校進行學習預警分析是十分有意義的。

(五)總結

?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本課程的教學中,課程組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 和教授知識點,結合具體教學環境和條件,不斷探索和實踐多種教學方法,在此重點介紹了BOPPPS教學方法在課程中的具體實施,并適時引入數字化教學工具。最后展示了學習預警的重要性。


轉自公眾號:高校教師發展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