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24年度高校基本科研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二級學院: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特別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強有組織科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我廳決定開展 2024 年度高校基本科研項目申報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類別
2024年度高校基本科研項目分為:自主選題項目、科技創新團隊項目、科研平臺建設項目和創新發展項目四類。高校基本科研項目不包含教學改革和思政課題。申報條件如下:
(一)自主選題項目
自主選題項目支持學校結合自身優勢,面向科學前沿、國家戰略及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設立研究課題。鼓勵青年教師瞄準世界科學發展前沿及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所需,開展學術思想新穎的前瞻性與基礎研究;鼓勵學校圍繞重點學科、優勢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領域,聚焦服務新質生產力,在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相關領域積極開展基礎性、支撐性和戰略性研究;鼓勵學校與省內外企事業單位合作,以國家戰略需求和服務區域建設為導向,圍繞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問題,開展聯合攻關、技術創新;鼓勵以培育國家級項目為目標組織科學研究工作。
(二)科技創新團隊項目
科技創新團隊項目支持學校整合已有的國家、省級創新團隊資源,持續培養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學術領軍人才和科研骨干,提高團隊承擔重大科研項目和服務社會的能力;挖掘潛力,支持優秀人才牽頭組建跨學科創新團隊,促進多學科交叉與融合,培育新的科技增長點;支持具有較強原始創新能力和潛力的青年人才組建新的創新團隊,設立重點科研任務開展科學研究。
(三)科研平臺建設項目
科研平臺建設項目支持學校依托國家級和省級以上科研平臺培養青年學術骨干,圍繞我省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4 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 22 個千億級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的創新需求,充實科研平臺現有研究領域或開展新的研究方向;支持培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平臺(含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國際合作基地、學科交叉平臺等)進行的研究工作。
(四)創新發展項目
創新發展項目支持學校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緊迫需要,建設高水平科研設施,推進重大創新基地實體化建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整合優化科教創新資源,加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協同創新,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深度參與遼寧實驗室、沈陽渾南科技城、大連英歌石科學城、沈撫科創園建設,助力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
二、項目申報要求
(一)同一負責人只能牽頭申報一項本年度省教育廳高校基本科研項目,項目組成員不得參加超過三個在研項目(項目組成員以備案為準),項目組成員中一般應吸納3名以上在校研究生或本科生。
(二)基本科研項目重點支持 40 周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立項占比原則上應不少于本年度立項總數的 25%;加大女性科研人員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在校優秀學生提升基本科研能力。
(三)已獲得國家和省市等有關部門立項支持的不得重復申報。已經獲批省教育廳基本科研立項尚未結題的負責人不得申報。
(四)項目研究周期為 2—3 年(起始時間為 9 月 1 日),未按時完成的項目,經學校學術委員會研究后,給予撤項處理,并按相關規定收回剩余科研經費,同時該項目負責人自撤項年度起3 年內不得再次申報此類課題。
(五)基本科研項目結題標準由高校結合《遼寧省高等學校基本科研項目暫行管理辦法》自主確定結題標準,組織結題驗收,并報省教育廳備案。各高校要對立項項目開展中期檢查,教育廳將對在研項目和已結題項目進行抽檢。
(六)有科研失信行為記錄、學術不端行為及違背科研倫理道德的項目負責人不得進行申報。
三、報送材料及時間
1.《2024年遼寧省教育廳基本科研項目匯總表》紙質版 +電子版(Excel);
2.《學術承諾書》紙質版(簽字);
3.《項目申報書》紙質版 + 電子版(word);
4.上述材料請于8月26日前,由各學院秘書匯總后統一報送至科研處。
四、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袁老師?024-67953026
科研處(圖書館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