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遼寧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獎(2019-2020年度)評獎工作的通知

學校各單位:
為充分激勵和調動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開展學術研究、社科普及、決策咨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進全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更好地為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服務,根據《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獎成果評獎辦法》(遼委辦發〔2004〕29號)及有關文件要求,經省委省政府同意,決定組織開展遼寧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獎·成果獎(2019-2020年度)評獎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和要求
參加本次成果獎評審的申報成果為2019-2020年度內公開發表或非公開發表的成果(2018年及以前年度研究成果不允許申報)。申報成果形式分為論文、著作(專著、譯著、校注)、研究報告(已結題項目成果)、調研報告、科普著作(叢書)和音像制品與音頻視頻文件六種類型。
關于具體申報條件和要求詳見《遼寧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獎·成果獎(2019-2020年度)申報辦法》(見附件2)。

二、評獎條件和獎勵等級
參加本屆成果獎評審的成果,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牢牢把握哲學社會科學正確政治方向,始終站穩政治立場、理論立場,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
2.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符合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
3.要突出遼寧特色,選準小切口,做好大文章,為我省高質量發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4.要發揮比較優勢,選準重大課題,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貢獻遼寧智慧和力量。
5.要注重創新,聯系實際,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或實際應用價值,有良好的學風文風。
6.基礎研究。在本學科、本專業某一領域填補某項空白,或者在原有研究基礎上有新的建樹,或者在某些問題的研究上有科學獨到的見解,對學科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7.應用研究。在研究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等問題上有創見,對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重大決策的形成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為重大現實問題的解決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并取得了較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8.譯著符合版權規定,體現原著原意,對促進和繁榮學術交流,對推動我國我省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和借鑒作用。
9.古籍整理。翻譯、注疏準確,完整保持原作內容,在正本清源上有新貢獻,或在史料史實考證上有新發現。
10.科普作品。包括書籍和音像制品與音頻視頻文件等。宣傳普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普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成就,宣傳普及社會科學基本知識與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知識性,文字通俗易懂,為公眾喜聞樂見。
成果獎設三個獎級,共300項。其中,一等獎30項、二等獎120項、三等獎150項,內含社會科學普及研究成果不超過10項。

三、評審程序和辦法
成果獎評審工作由省哲學社會科學獎·成果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省評委會) 具體負責。省評委會組建學科評審組,對報送成果進行逐輪評審。申報成果評審程序由資格審查、初評〈定量評審和定性評審) 、復評和終評等部分構成。終評后,經社會公示、省委省政府批準后,最終確定獲獎成果。成果評審采取實名和匿名評審制度、異地評審制度、回避制度和監督制度等。

四、申報工作要求
1. 請各申報人高度重視,嚴格按照《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獎·成果獎評審工作實施細則 (2021年修訂)》和《遼守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獎·成果獎〈2019-2020 年度) 申報辦法》相關規定和要求,認真準備申報材料。
2. 請各申報者根據論文、著作(專著、譯著、校注)、研究報告〈已結項成果)、調研報告、科普著作〔〈叢書) 和音像制品六種不同形式成果申報要求,認真準備成果申報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

五、申報材料要求

(一)查重要求

1.統一組織查重率篩查工作。我校嚴格按照省評獎辦要求, 通過“中國知網”,對所有申報成果統一進行查重率篩查。查重費用由各單位或作者本人承擔。論文查重率不得超過20%(不含自重率),著作、研究報告、調研報告查重率不得超過30%(不含自重率)。
2.請各單位在2022年5月12日前,將申報成果的電子版(word格式+PDF格式)打包發送至科研處,學校委托“中國知網”查重中心進行查重。查重后,由中國知網統一打印“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由其指定查重人在報告單上簽名、蓋章。若查重率超過省評獎辦規定的比例,申報成果學校不予推薦。

(二)報送材料要求

1.成果原件。需提交成果電子版及2份原件紙質材料(實名、匿名各1份)。
2.《申報表》(見附件3)。需提交電子版及2份紙質材料(實名、匿名各1份)。
3.《申報成果說明書》(見附件4)。需提交電子版及2份紙質材料(均需匿名),根據成果形式要求進行填寫,字數不超過5000字。
4.《申報成果專家評審參閱表》。需提交電子版及2份紙質材料(實名、匿名各1份),根據成果形式要求進行填寫,字數不限。
5.《成果概要文稿》(見附件12)。需提交電子版及1份實名紙質材料。論文、科普著作、音像制品不超過3000字;著作、研究報告、調研報告不超過5000字。內容包括:成果概要、申報者工作單位、學術簡歷、合作者姓名、單位等。
6.佐證材料。需提交與《申報成果專家評審參閱表》先后順序對應的佐證材料2份(實名、匿名各1份,需單獨裝訂成冊)。佐證材料僅填寫以申報者本人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的,且與本次申報成果內容直接相關的材料。佐證材料需標注其對應條款,否則評審時予以扣分處理。包括:以申報者本人為項目第一負責人(不含子課題負責人)的課題項目、申報者本人以第一作者名義發表的論文或出版的著作等,論文需注明其發表期刊類別的全稱。成果合作者的課題項目、論文、著作等,不作為佐證材料。佐證材料由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或其他負責部門進行審核,屬實后加蓋單位齊頁公章,可以復印件形式提交。
7.《學術誠信承諾書》(見附件11)。需提交電子掃描版及1份申報者親筆簽字紙質材料。
8.申報成果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需提交由中國知網出具,并加蓋中國知網印章的申報成果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原件1份。

六、申報材料報送時間

1.查重材料報送時間
請申報人于2022年5月12日前,將申報成果的電子版(word格式+PDF格式)打包發送至科研處,學校委托“中國知網”查重中心進行查重。

2.申報系統錄入時間
請成果申報者登錄申報系統網頁(http://cgsb.lnskl.org.cn/login)進行注冊,錄入信息。注冊賬號的單位名稱、所屬單位名稱均為遼寧傳媒學院,申報單位授權碼為061040成果網絡申報時間為2022年5月5日至2022年5月20日。

3.紙質材料報送時間
申報人要嚴格按照《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獎·成果獎評審工作實施細則(2021年修訂)》和《遼寧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獎·成果獎(2019-2020年度)申報辦法》相關規定和要求,認真準備申報材料,確保申報材料真實、完整。2022年5月18日前將申報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的相關材料統一報送至科研處,逾期不再受理。

注:請各申報人先填寫附件14《申報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登記匯總表》,于2022年5月11日前以學院為單位發送至科研處郵箱。

 

材料報送及聯系方式:
報送地址:科研處(創新樓107)
聯系人:英皓、劉雪梅
電子郵箱:lckeyanchu@163.com
聯系電話:024-89745614

 

附件:

附件1-成果申報、資格審查、成果評審流程圖

附件2-申報辦法

附件3-申報表

附件4-申報成果說明書

附件5-申報成果專家評審參閱表(論文)

附件6-申報成果專家評審參閱表(著作)

附件7-申報成果專家評審參閱表(研究報告)

附件8-申報成果專家評審參閱表(調研報告)

附件9-申報成果專家評審參閱表(科普著作叢書)

附件10-申報成果專家評審參閱表(音像制品與音頻視頻文件)

附件11-學術誠信承諾書

附件12-概要文稿材料要求及模板

附件13-申報系統操作說明

附件14-申報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登記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