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學院召開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研討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學校“持續推進應用型大學建設活動”動員大會的精神,緊緊圍繞《遼寧傳媒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所確定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傳媒大學”的發展目標,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大討論,進一步瞄準目標、精準定位、找準方向、形成共識,全面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實現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和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奠定堅實基礎。3月3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召開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研討會,會議由裴宇星院長主持,學生處陳雪玢副處長參加了會議。
裴院長首先對夏敏副校長的專題報告《精準定位 瞄準目標 找準方向 建設形神兼備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以及《遼寧傳媒學院持續推進應用型大學建設活動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并圍繞方案指導思想、活動內容、活動要求進行了全面闡述。并重點就《馬克思主義學院持續推進應用型大學建設活動方案》各階段的活動內容和工作要求進行了說明。
研討會上,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們圍繞夏敏副校長的主題報告和馬院的《活動方案》展開了熱烈的研討并結合自己所授的課程進行了交流發言。
林昕老師結合“思修”和“原理”課教學,談到如何在教學中融入“工匠精神”和“國風家風”塑造和“家國情懷”的培育。
宋蓓蓓老師結合“概論”課教學,提出“觀理學說”,通過強化過程考核,增加課堂實踐環節,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養成。
尹麗娜老師結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塊”化教學的實踐,通過“壓力管理”“人格特征”“情緒管理”“寢室關系”“生命教育”系列的學習,打造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和職業要求的健康人格。
劉向維老師結合“綱要”課的教學實踐,提出在課堂上老師應避免“一言堂”,應多通過提問互動等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幫助學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王準老師結合“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談到了自己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分享個人的人生經歷,激發“00后”大學生對社會責任的思考和對政治理論課的學習熱情。
齊琳老師在談到各門思政課程在塑造大學生未來走向社會所需要的不同能力素質方面的所起到的作用時說,“原理”課的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概論”課的學習可以為大學生們更好的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建設國家提供理論基礎和政治方向。而實踐教學可以為學生更好地理解黨領導人民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有切身的體會。
李婷婷主任在發言時談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對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從而做到與自己和諧相處與他人和諧相處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學生處陳雪玢副處長在講話時指出,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部門和專業教師在育人中發揮著“主渠道、主陣地和主戰場”的作用,要在“大思政”理念下發揮各自不同的角色,合力育人。
裴院長在總結時對老師們的發言給予充分的肯定,他說:“通過老師們充分的研討,我們對何謂應用型大學,為什么要建應用型大學?建怎樣的應用型大學,如何建應用型大學?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對學校類型定位、培養目標定位、辦學特色定位、服務面向定位有準確的把握。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形成共識。我們要把今天的研討成果融入到我們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去,創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希望我們今天種下的這顆種子,能夠在未來生根發芽落地開花,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