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為春蠶吐絲盡,愿化紅燭照人寰 | 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師德師風專題教育研討會

按照《遼寧傳媒學院開展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6月9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專任教師在國際交流學院會議室召開師德師風建設研討會,研討會由裴宇星院長主持,校黨委書記任偉、督導處馮杰老師參加了馬院的研討。裴院長首先組織馬院教師們集體學習了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就“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及具體舉措”與老師們一起進行學習。

隨后,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各位老師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學習的體會展開了研討。

林昕老師認為在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中應加強學校的頂層設計,創造性提出適合我校特點的師德師風指導意見。教師要通過自己“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的一言一行,潤物無聲的言傳身教影響學生。通過“聽”“學”“講”“評”的路徑方法,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

齊琳老師認為教師不僅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幫助學生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課堂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正能量來引導學生,不僅要作學生的授業之師更要作學生的人生導師。

王準老師結合自己在省委黨校參加思政課教師培訓的經歷談了自己對于師德師風建設的體會。在省委黨校學習期間,聆聽了“時代楷模”曲建武的先進事跡。從輔導員到副廳長,再到輔導員,曲建武兜兜轉轉了大半輩子,中心只有一個,就是學生。那份對學生的關愛、對教學一線的執著、對教育事業的情懷,讓年近六旬的他工作起來像個年輕人,充滿激情,不知疲倦。他還個人出資和籌集近20余萬元資金,資助貧困家庭或生病的學生,像父親一樣,做他們背后堅實的靠山。王準老師表示要以曲建武為榜樣,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當好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劉向維老師說現在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課教師的社會地位也越來越高,她說其實一個好老師在學生人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至今自己還記得高中時語文老師對自己的影響。自己在思政課教學中也時長與學生們探討人生、交流思想,走進青年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宋蓓蓓老師在研討中談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肩負著立德樹人的崇高使命。我們要從“四個偉大”角度,即“偉大斗爭”——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我修養;“偉大事業”——忠誠于教育事業,為之奮斗終生;“偉大工程”——提高業務能力,豐富自身學識;“偉大夢想”——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四有”好老師。尹麗娜老師從“意識形態”和“學術專業”兩個方面談了自己的認識.她說一名好老師一定是道德高尚的有愛心的老師,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老師的人格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其講授知識的可信度。同時一名稱職的老師必須要有扎實的學識,這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裴院長在發言中指出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的思政課教師,我們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思政課教師最大的師德就是政治合格。就是確保“馬院姓馬、在馬言馬、 懂馬信馬、傳馬護馬”,在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傳遞黨的聲音不走樣。確保“三尺講臺無雜音”。當然,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政教師光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不夠的,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就必須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育人功力,做學生喜愛的好老師。概況起來,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就要成為總書記要求的“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好老師。

校黨委書記任偉在講話中指出,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面臨“新形勢、新內涵、新任務、新要求”。中華民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面臨“三大陷阱”、各種挑戰。青年大學生面臨各種西方社會思潮的沖擊影響。高校思政課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對我們廣大思政課教師的育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們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理應走在全校老師的前列,成為師德師風建設的樣板和楷模。希望思政課教師們嚴于律己、言傳身教,加強道德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業務能力、關心關愛學生,講大學生歡迎的思政課,作大學生愛戴的“四有”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