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師風采錄 | 馬院青年教師張鑫鑫“經典誦讀”進課堂

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張鑫鑫,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時刻牢記使命,不斷加強理論學習,牢固樹立鮮明的政治立場、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并感染帶動著她所教授的青年大學生。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張鑫鑫老師聚焦時政熱點、焦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通過運用富有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典型案例,講好“中國故事”。始終將思政育人的理念貫穿其中,注重將當下網絡時事熱點與教學重點相結合。每節課導入部分,通過拋出討論問題、引入時事熱點或案例,引發學生的思考,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并注意積極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帶動學生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握思想之舵,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張鑫鑫老師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改革,在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內容創新上下功夫。在思政課的課堂上組織學生集體誦讀“紅色經典”是張鑫鑫老師教學的創新之處。通過讓學生集體起立誦讀,既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誦讀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體驗感,感染和激勵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自見”意味著感悟的回路形成,這是單純依靠教師講授所不能獲得的。張鑫鑫老師積極探究符合學生實際的、先進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深入挖掘與時俱進、蘊含思政元素和教育功能的鮮活材料,力求課堂“接地氣、育新人”,不斷打造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政課。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唯有先以德立身,而后才能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張鑫鑫老師經常告誡自己“經師易得,人師難得,要對得起學生,對得起良心”。作為思政教師要時刻以“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強、人格要正”為信念,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步成長為信仰堅定、學識淵博、富有魅力、學生喜愛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