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院長以“筑文化強國夢 做紅色傳媒人”為題為大學生作講座

6月19日晚18時,遼寧傳媒學院北校區管理樓112報告廳燈火通明座無虛席,會場內的氛圍如同屋外酷熱的天氣一樣異常熱烈,來自全校7個二級學院的200名大學生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著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裴宇星教授的講座。他們時而頷首微笑,時而靜靜沉思,時而與裴院長積極互動,時而報以熱烈的掌聲。

裴院長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為導入,從“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性”,“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遼傳學子如何發揮專業優勢,在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方面有所作為。”三個方面與大學生們進行了交流分享。

裴院長鼓勵遼傳學子:在當今文化產業已經成為賦能區域經濟發展重要支撐的時代,在全力實施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作為遼沈地區傳媒文化產業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技術研發中心及政府決策智庫,遼寧傳媒學院責無旁貸地將在宣傳遼寧文化軟實力、塑造遼寧新形象方面發揮人才和專業優勢,打造“會講遼寧故事”的影響力,“講懂遼寧故事”的感召力,“講好遼寧故事”的塑造力,通過融合發展聚焦“全網、全屏、全域”,聚合“內容、品牌、受眾”,聚集“能量、流量、聲量”,以跨界之力撬動遼寧文化推廣的創新靈感,以融合之力匯聚澎湃動能,以新銳之力開創遼寧文化繁榮的新時代。

裴院長深情寄語青年: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在我國,傳媒是黨、國家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這種政治屬性決定了傳媒人須“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守土意識及陣地意識,掌握好傳媒的政治方向”。只有政治過硬、方向明確、旗幟鮮明的傳媒人,方能在守望社會風云、協調利益矛盾、滿足文化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他希望遼傳學子時刻胸懷“國之大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紅色基因滋養心靈,當好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做新時代紅色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