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 互學互鑒 | 馬院組織教師開展教學觀摩集體備課
為更好地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作用,提升思政課程教學質量和思政課教師教學水平,進一步推動學院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以最佳的狀態迎接學校即將開展的教學創新大賽,11月1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召開了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會。馬院全體教師參加了研討交流,研討會由裴宇星院長主持。
與會人員首先觀看了曾榮獲第十二屆遼寧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賽一等獎的沈陽工程學院馬院果金鳳老師的授課視頻《永遠的井岡山精神》。教學展示后果金鳳老師又分享了她的參賽獲獎心得體會,并圍繞如何上好思政課和做好教學展示準備兩個方面進行了分享,與會的馬院思政教師在如何上好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課和如何讓教學展示內容精彩、方法新穎、手段多樣、感染力強等方面受益匪淺。
隨后開展的集體備課交流研討氛圍活躍,教師們分別結合本學期講授的課程就果金鳳老師的精彩一課談了個人的看法感受、收獲體會。馬院青年教師們紛紛對照果老師的授課查找了自己在課堂教學和教學設計以及課堂掌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思政課教學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和改進完善的方向。
馬院的幾名老教授們也就果金鳳老師的授課和個人多年的思政教學經驗向青年教師分享了一些講好思政課的“法寶”“錦囊”和“心得”,并就如何備賽、參賽從教學技能、教姿教態以及教學語言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裴院長在總結時指出:集體備課和教學技能競賽搭建了思政課教師交流觀摩、相互學習的平臺,有利于集中集體智慧提升思政課教育教學效果,有利于思政課教師鍛煉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大家要珍惜學習觀摩和參賽的機會,以賽代練,促進成長。實踐證明集體備課會是促進學院高質量發展和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有力抓手與有效載體,是一種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學院將始終堅持和不斷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將其打造成馬院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用鮮活的案例說服學生、用真實的情感打動學生,真正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培育新時代紅色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