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謀發展 當趁春光好作為 | 馬院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研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春分時節,春光明媚,大地回春,春暖花開。時光飛逝,轉眼開學已經一個月時間,為更好地總結開學以來教學工作,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學水平,3月20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教學研討和讀書分享活動。

本周的讀書分享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教研室主任柳燕茹老師為大家介紹金一南創作的紀實文學作品《苦難輝煌》一書。

本書聯系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共產國際活動以及日本軍國主義興起等國際背景,從有重大影響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對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社會錯綜復雜、恢宏壯闊的歷史進程,進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立紅色政權、率領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的偉大壯舉,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正義、艱辛和偉大。本書視野開闊、思路新穎、文筆生動,運用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資料,在許多重大事件上做了獨特的解讀和分析,對于加深人們對中國革命艱巨性、復雜性的認識,激勵黨員干部牢記革命先驅的不朽功績和崇高精神,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具有積極意義。

該書榮獲新聞出版領域最高獎項“中國出版政府獎”,是中組部和中宣部聯合向全國黨員干部推薦學習書目。在“最受中央國家機關干部歡迎的10本書”評選中,《苦難輝煌》排名第一。

讀書分享環節之后,裴院長就開學一個月來馬院的教學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指出思政課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導演”,但教師不能唱“獨角戲”,不能“一言堂”,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當“演員”當“主角兒”。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要加強課堂的互動,啟發學生思考,通過“情景式教學”將學生代入教學內容和特定的情景之中,通過討論式教學、“頭腦風暴”等方式,讓師生共同完成教學活動的建構。今年要繼續組織好大學生講思政課暨“遼傳小名嘴”活動,讓遼傳學子通過自己的視角,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切身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和心聲講好講活思政課。

本學期學院還將成立“教學資料檢查小組”和“學院督導聽課小組”,構建“全方位、全過程、持續改進”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形成具有馬院特色的“自查機制”和“糾錯機制”,以確保學院整體教學質量持續穩定高水平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