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好書·教書、育英才║馬院組織教學研討暨讀書分享活動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讀書、教書、著書構成了工作與生活的主要內容。讀書能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讀書也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知識迭代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味,促進專業發展,超出“匠”的局限。3月27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教學研討和讀書分享活動。
本周的讀書分享由馬院青年教師周思妍老師為大家帶來邁克爾·布斯的《北歐,冰與火之地的尋真之旅》。
這是一本既幽默又涵蓋了歷史、政治、人文等包羅萬象的社會調查報告。作者帶著自己對北歐奇跡的疑問開始了尋真之旅,為讀者解答:他們怎么生活;他們怎么處置財富;社會如何更好、更加公平的運行;人們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求得平衡;以及最終的問題:怎樣生活才幸福。
讀書分享活動后,裴院長結合本周學院二級督導聽課評課情況與教師們分享了馬院青年教師的教學案例。
本學期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郭麗園老師在教學中以歷史人物的鮮活案例串聯史實從而闡述理論,在教學中通過學生搶答競猜和集體誦讀經典的方式增強與學生的互動,使得思政課課堂不僅“活”起來,更是“火”起來!
馬理教研室主任王曉旭老師在講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時,結合書法班學生的專業特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書寫毛主席的詩詞作品,從中感受偉人的人格魅力和革命豪情,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裴院長在總結時指出,馬院青年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學生的思想和專業特點,設計一定的“討論話題”,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自己尋求答案。通過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激活學生“主體”作用,共同營造充滿理論魅力、思想張力、時代活力的思政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