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 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總結大會
按照《遼寧傳媒學院開展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的計劃安排,7月1日上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教師召開師德師風專題教育總結大會。會議由馬克思主義學院裴宇星院長主持。
裴院長首先對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前兩個階段的開展情況進行了總結回顧。他說,通過一個月來的專題教育活動,全體教師都能明確本次活動的目標、任務、具體安排,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意義,老師們都能以黃大年、張桂梅等師德楷模為榜樣,以國家、學校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反面教材為警戒,對照查擺,馬院教師的整體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師德師風進一步優化。希望老師們在總結交流中充分反映前期學習研討的成果,積極發言、踴躍交流、固化成果、總結提升。
林昕老師在交流中說,在“七·一”獎章頒發中,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深深感動了她。從張桂梅老師的事跡中感到,“老師的最高境界是不覺得自己是在付出”。作為教師的責任非常重要,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方式去貢獻自己的力量!用我們心中的火去點燃學生心中的火。我們身邊有許多老師都在默默無聞地做著自己的貢獻,也許就是我們在學生人生路上陪過的一段路,說過的一句話,影響了學生的一生,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
宋蓓蓓老師在交流時說,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深深體會到教師的師德核心體現在“信仰”兩個字。信仰的力量、信仰的高度。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立德樹人,嚴格自律,率先垂范,做學生思想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
齊琳老師在發言中談到,通過一個月的專題教育學習,師德師風已經深入每個老師的內心。她講到自己在授課中如何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幫助教育一些“三觀不正”的大學生,正確面對人生、正確認識幸福、正確對待消費,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王準老師在交流中說,教師的工作是一個“良心活兒”,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應當將師德的規定“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嚴格自律,我們嚴格師德師風不是為了給誰看的,更不是“作秀”,而是要無愧于學生,無愧于老師的光榮稱號,無愧于自己的“良心”。
劉向維老師談到自己剛剛在省委黨校培訓時有幸聆聽了“時代楷模”曲建武老師的報告。曲建武是大連海事大學2013級輔導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工作30多年來,他無論是在高校輔導員崗位,還是擔任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職務,始終情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傳播先進思想文化。2013年,出于多年來對學生工作的熱愛,他主動辭去領導職務,毅然回到高校教書育人第一線,做一名任課教師和本科生輔導員,把自己的學識和心血奉獻給學生與課堂。曲建武曾先后榮獲“全國師德標兵”“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劉老師說作為人民教師,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仁愛之心。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最根本的東西,是熱愛自己的學生,熱愛自己所從事的這個職業,這樣才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否則一切都談不上。這是做一個好教師的一大前提。
李婷婷主任在發言時回憶了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正一反兩位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她說一個好老師不是說能夠傳授給你很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你人生成長過程中給予你多少引導。我們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人對我們產生影響,而老師給予我們的影響無疑是非常之大的!老師就是我們成長的榜樣,往往會影響到我們一生!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說到和做到!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高尚情操感染和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裴院長在總結時說,歷時一個對月的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老師們都能自覺把此次活動與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師德形象進一步提升,職業能力進一步提升。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的自我修養是一門終生的功課,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了,但師德師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希望全體教師將此次師德師風專題教育的優良成果轉化為自身優良的師德師風,做“四有”好老師,當好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