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集體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 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教學研討活動

伴隨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快速發展,本學期一大批青年教師加入到學院的教師隊伍當中,在補充新鮮血液、帶來新生力量、增添了生機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年輕教師教學經驗缺乏、能力底蘊不足的問題。為更好地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教學研討。

裴院長首先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第一周的教學情況進行了反饋講評。馬克思主義學院兩位被校領導和學校一級督導聽課的老師,因教學準備充分,教學內容豐富、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恰當合理的引入課程思政,善于結合學生專業講授思政課,注重啟發教學,授課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而受到校領導好評,教學評價均為優秀。反映出馬院教師較好的教學能力,展現了馬院教師的教學風采。

結合兩位教師的課堂表現以及馬院其他優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總結出的一些成功的教學經驗,裴院長重點和與會的教師分享了三點思政課教學的經驗。

1.結合學生專業開展課程思政

首先第一點是“結合學生專業開展課程思政”。很多思政教師有一個認識誤區,認為“課程思政”只是專業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政教學資源,發揮專業課的育人功能,與思政課教師無關。其實,思政課教師不僅要教授政治理論知識,也要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而思政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結合所教授學生的專業開展思政課教學。思政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專業,不僅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政治理論的內容,還能增強學生對于思政課的興趣和思政教師的喜愛和欽佩之情,起到“親其師則信其道”的作用。

2.通過習題復習前課

其次,很多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在每節課開始新課前,通過做“習題”方式,復習前課教學內容,檢驗學習效果。

3.增加授課的知識含量

最后,裴院長指出,講好思政課必須增加授課的知識含量,讓思政課更有“料”。思政課要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就是要用知識承載價值、用價值增進知識,沒有知識做支撐,價值觀教育就成了空洞說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傳道”與“授業”是一體的,掌握精深的專業知識,是教師“傳道”的基本前提。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有扎實的學識,視野要廣,有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引導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從真知、真懂到真信、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