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院組織“青藍工程”結對子儀式暨“開學第一課”說課研討活動
為充分發揮優秀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進新入職教師盡快適應高校教育崗位的基本要求,實現師德師風、教學方法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成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教師,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馬克思主義學院于8月25日下午,在管理樓208教室組織開展了“青藍工程”結對子儀式和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說課研討活動。
裴院長強調了開展“青藍工程”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及“青藍工程”工作開展以來在培養青年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取得的顯著成效。他希望“藍”方教師在師德師風、課堂管理、教學業務等方面做出榜樣,幫助“青”方新教師熟悉學校和崗位的新環境,盡快適應新工作;同時希望“青”方尊重“導師”、團結同事、勤奮學習,刻苦鉆研,認真實踐,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學院文化、迅速站穩講臺。
“青藍工程”結對子簽字儀式之后,學院承擔新學期教學任務的6位教師進行了“開學第一課”說課活動。
參加說課的老師從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學情和教學環節設計五個方面向老師們匯報了她們是如何研究大綱、分析學情、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節的。尤其是對于“開學第一課”的設計,6位老師都展現出了一些特色和亮點。像柳燕茹老師的“課堂管理與掌控”方法;馮竹君老師化繁為簡、提綱挈領的“課程介紹”;
王曉旭老師基于學情分析的“靶向式”課程介紹;李紅玲老師“形神兼備”的“形勢與政策”說課;李特老師與宋博老師生動鮮活、極富感染力的教學設計都給各位老師帶來很大的啟示。
為了更好的迎接新學期“開學第一課”,李慶楊教授為全體教師作了一場題為“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分享交流。李教授講道:上好一堂思政課可以從課前備課、課堂講授、課后反思三個方面著力。而備好課是上好一堂思政課的基礎,備課有三備,分別指的是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講好思政課應做好三個結合:結合大學生的特點、結合大學生的現實需求、結合時代發展。而課后反思則能促進教學設計更加合理,有利于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有利于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裴院長在總結教師說課研討活動時首先對6位老師的說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感謝李慶楊教授精彩的分享。裴院長進一步強調了思政課的“政治性”、授課的“藝術性”和開學第一課的“重要性”,他說:“辦好思政課的關鍵在我們教師,我們要用自己心中的一團火去點燃學生們心中的一團火”,希望大家做“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好老師,講授為青年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秀思政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