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評估系列知識(四)

1.評估專家如何考察二級學院人才培養思路?

答:(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2)人才培養方案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體現與支撐;

(3)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構建;

(4)人才培養思路、措施與效果;

(5)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及教育教學過程,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注重因材施教。

2.評估專家從哪幾個方面考察“培養方案”?

答: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是實現培養目標、保證培養規格與質量的法規性文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和安排教學任務的重要依據,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課內、課外的總體安排。

培養方案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察:

(1)考察制定培養方案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2)考察制定培養方案的技術路線和論證過程;

(3)考察課程體系是否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實踐教學學分是否滿足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指標要求(人文社科類專業中,實踐教學的學分或學時占總學分或學時的比例不低于20%;理工農醫類專業中,實踐教學的學分或學時占總學分或學時的比例不低于25%);

(4)考察培養方案的執行情況及穩定性。

3.評估專家如何考察產學研合作教育 ?

答:主要考察學校是否重視與業界的合作;是否主動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否有明確的服務面向和具體的服務對象;能否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并與之建立長期、穩定、互動的合作關系;是否與企(事)業或行業合作舉辦專業、共建教學資源、合作培養人才、合作就業,并取得較好效果;是否對產學研合作教育進行了外部評價。

4.評估專家如何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答:教育教學水平要考察師德水平和教學水平兩個方面。師德對學生成人成才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風,因此要考察教師履行崗位職責,教書育人等情況,看大多教師是否做到了為人師表,嚴謹治學,從嚴執教,遵守學術道德。教學水平重在考察學校教師的整體情況,不是指個體個別教師的水平。判斷教師教學水平高低除聽課之外,重要的是看教學效果好不好,學生滿意不滿意,多方面了解情況,做出全面客觀判斷。

5.評估專家如何考察教師的培養培訓?

答:新建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師比例普遍偏高,因此教師培養培訓非常重要,十分必要。考察教師培養培訓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一是看學校對教師培養培訓的重視程度,看是否采取“導師制”、“助教制”、行業實踐等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和專業實踐能力;二是看專業帶頭人培養和教學團隊建設計劃及成效;三是看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教師脫產或在職“充電”,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四是看“四項經費”–教學業務費、教學差旅費、體育維持費、教學儀器設備維修費的投入標準。

6.評估專家如何考察教學方法與學習評價?

答:考察學校是否制定了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改革的政策以及教師參與改革的參與面;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是否突出;教學方法是否能夠體現師生互動,是否有利于增強學生自學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否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尤其強調了考試方法改革,旨在利用學習評價這個指揮棒,促使學生從死記硬背轉向靈活應用,從重考試結果轉向重學習過程。

7.評估專家如何評價課程考試試卷質量?

答:(1)試卷質量:命題規范情況、是否緊扣大綱,題量、難易程度是否適中,題型是否多樣,覆蓋面、綜合性與開放性題目以及工程應用性題目所占比重是否合理。

(2)卷面質量:試卷文字、插圖等。

(3)試卷評閱:答案全面,評分標準科學、試卷評分準確無誤、試卷分析有針對性、點評準確、整改有可操作性。

8.“實踐教學”的內涵是什么?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等,也包括軍訓、創新創業活動以及納入培養方案的社會調查、學科競賽活動等。

(1)實驗教學

①要求實驗開出率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90%,同時要注意考察每組人數,以確保實驗教學效果;

②有恰當比例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注重考查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③注重實驗室的開放,實驗室開放包括開放的范圍、開放的時間、開放的內容和對學生的覆蓋面內容;

④實驗指導人員結構合理,作為實驗指導人員應該具有一定的專業實踐經驗,提倡授課教師參與實驗指導,密切理論教學與實踐的關系。

(2)實習實訓

①主要考察學校能否與業界密切合作并建設穩定的實習實訓教學基地;

②實習和實訓經費是否有保障;

③采取什么措施保障,效果如何?強調實習實訓不僅要有時間保障,要有科學的實習實訓方案,要有專業的指導人員,要有改革效果的考核方法。

(3)社會實踐

①是否重視社會實踐;

②是否鼓勵教師指導學生社會實踐;

③是否把社會實踐納入培養方案并規定學時學分;

④是否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科學的考核方法,效果如何。

(4)畢業論文(設計)與綜合訓練

9.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學校須提供哪些材料?

答: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學校提供材料:每篇畢業論文(設計),須同時附有論文(設計)的開題報告、教師指導記錄、學生答辯記錄、教師評審意見、論文(設計)成績評定,以及該屆全體學生論文(設計)的選題名稱、選題類型、指導教師職稱、評定成績分布一覽表等。

10.評估專家如何考察畢業論文(設計)與綜合訓練?

答:考察畢業論文(設計)與綜合訓練重點:

一是選題,選題性質、難度、份量是否符合綜合訓練和培養目標的要求,畢業論文(設計)與綜合訓練在實驗、實習、工程實踐和社會調查等實踐教學中的完成比例是否大于或等于50%,是否結合專業、生產、社會實際。

二是過程管理,看教師指導學生人數是否適當,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指導學生,查重是否做到位,評語是否具有指導性、針對性,是否有過程管理和監控措施。

三是看成果是否規范,或者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應用工具的能力、寫作的能力、表達交際的能力等是否得到充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