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教育 凝聚師魂” ——基礎部召開“教師師德培訓大會”
2017年10月18日下午2時整,遼寧傳媒學院基礎部按照學院的工作部署召開了以“教師師德培訓”為主題的培訓大會。基礎部全體教師(含兼職教師)參加了大會。督導處副處長蓋紹普教授代表學院蒞臨了大會。
會議由基礎部主任關四平教授主持,他首先講解了召開此次大會的緣起和意義,宣布了大會的諸項議程。
大會進行第一項內容,關主任總結了開學以來基礎部教師異動情況,解析了典型案例,表揚了教師們關愛學生、防止教學異動的師德師風,強調今后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意識,有效避免教學異動的發生。
大會進行第二項,共同學習課堂管理制度。先后由英語教研室主任劉冰老師帶領大家學習了《遼寧傳媒學院關于加強課堂教學的工作意見》《遼寧傳媒學院課堂教學工作規范》《遼寧傳媒學院學生課堂學習規范》,由基礎教研室主任李妍老師講讀《員工手冊》中的《著裝禮儀》《電話禮儀》《會面禮儀》《請假流程》等制度規定。然后,關主任強調指出,要進一步提高教師責任心,加強課堂出勤、秩序管理,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大會進行第三項內容,教師們介紹在學生出勤、課堂秩序管理等方面的實踐經驗交流。這由重點發言和自由發言兩部分組成。重點發言者是根據督導處的督查結果、教研室主任推薦和教師們聽課基礎上公認這方面成績突出的教師。
第一個發言的是楊芙蓉副教授。她的具體做法諸如:要強調制度上的“六不準”;要個別提醒;要反復督促。她的實踐經驗是:用心靈贏得心靈,對待學生要懷揣責任心,寬容心和愛心。
第二個發言的是老講師郭鵬。他的經驗包括:強調學院管理制度對學生的具體要求;課堂巡視,隨時管理;組織課堂活動;齊抓共管。他說,教師應該具有一顆愛教、樂教、愛生之心,尤其在課堂上應該學會平等交流和把握節奏,在實踐和反思中提升師德素養,成為學生的榜樣和依靠。
第三位發言的是王明老師。她的經驗包括:教師在課堂上要勤走勤說;不同人用不同方法;管理方法要讓學生易接受;軟硬兼施。她運用幽默風趣的解讀方法闡明,有師德的教師應該是能學好理論、講紀律、守規矩、懂方法的“四有”老師。
第四位發言的是凌丹妮老師。她是基礎部的計算機教師,她覺得:其課堂教學經驗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課堂內容的設計,她在這方面下的功夫最多,每堂課設計的案例都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內完成,學生在課堂上都特別忙,根本沒有時間玩手機。
第五位是張明林老師。他給臺下的教師們具體演示了一節高效課程的濃縮版,從每堂課開始3-5分鐘學生進行課前展示,到分組、翻轉課堂的設計,到課下按班級建組長群,到組織學生課后去科技館等活動的安排,每個環節都體現出他課堂內容設計和管理方面的良苦用心。
第六位發言的是陳慧卓老師。她的經驗是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向優質教育邁進,以生為本,多元互動,將學生課堂分組活動與教師對學生的規范相結合。
自由發言階段,兼職教師代表巴基斯坦國籍的外教吳小龍老師的發言格外引人注目。他認為:班級的專業不同,教學方法和節奏就會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他們更喜愛手機,而不是老師,所以教師應該多尋求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另外,教師也要把學生當做成年人來看待,課上和課下都與之友好相處,尊重他們的同時也會受到學生的尊重,這樣更容易帶領學生共同參與課程的學習。同時,參會教師們用英語和他積極互動,共同探討了具體的英語教學方法,這使得經驗交流在全體教師的熱烈討論中達到了高潮,成為了一次師德建設研討會
最后,關主任對整個會議做了總結,他談了三個問題:一是規范和創新兼得。首先要遵守規范,這包括教學內容方面的大綱和教案,也包括課堂教學的管理制度;在這個基礎上才可能有創新,這包括教學內容的個性化創新,也包括課堂管理方面具體方法的創新。二是管理與質量統一。首先要抓好課堂管理,這是前提條件,是課堂質量的紀律保證;在此基礎上,也要保質保量地完成每堂課的教學任務。決不能顧此失彼,以偏概全。三是內容與方法互補。教學內容是第一位的,要在內容設計上下功夫;方法是第二位的,是更好完成教學內容的途徑和保證。
本次大會在一片意猶未盡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師德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相信經過學院和我部的培訓,經過全體同仁的深思和探討,師德建設的主題將會植根于我部教師的心底,大家會時刻用最高標準和行為規范要求自己,為遼寧傳媒學院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撰稿人: 鄭 鵬
編輯人:凌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