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學院召開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專家研討會
2021年4月23日,人文社科學院根據學校有關領導的部署,又召開關于撰寫《人文社科學院高水平應用型學院建設方案》的小型研討會。參加人員有領導班子成員、各學科帶頭人、副教授以上專家。會議由關四平院長主持,呂元主任、陸芳蕊主任、肖劍平主任、楊芙蓉教授、郭鵬教授、金明輝老師、張明林老師參加會議。
針對“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此前人文社科學院已經八次組織開會研討。本次會議由關院長主持會議,系主任以及學科帶頭人參會,旨在以往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進一步探討,并加以總結。本次會議中,系主任以及學科帶頭人對于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建設展開熱烈的討論,對于相關會議議題也做以總結,以此來推動和促進各學科在實現應用型本科大學的改革與創新,落實《建設方案》框架建構和具體內容的填充。
首先發言的是郭鵬教授,郭教授從課堂教學、課上活動和課后作業三方面闡述了,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首先要從教學內容出發,通過教學活動與作業的多樣化形式來實現應用。
第二個發言的是張明林老師。張老師從學生就業與實習為視角,表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要放眼未來,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多參與實踐活動、校內外的競賽,把課上的理論學習轉變為實踐的不竭動力。
第三個發言的是楊芙蓉教授,楊教授從英語實用的角度,高屋建瓴的總結出應用型大學英語學科的整體思路。其中,楊教授強調,在學生考核可以采用激勵機制,比如對于四六級過級的同學,是否可以采用一些獎勵措施或者在學生評獎評優中占據一定的比重,以此增強學生們考級的積極性和內在驅動力。
第四個發言的是金明輝老師。金老師的發言分為教學部分和考核部分兩個方面。在教學方面,金老師提到課本內容與四六級講解、跨文化交際、專業詞匯課時分配的問題,金老師強調,要建設應用型本科大學,就大學英語學科而言,單靠書本的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應該選擇性的利用教材,再增加一些應用性強的英語知識技能。考核方面,金老師指出,傳統的大學英語考試形式過于單一,今后的考核方向或可加入聽力和口語的分值比重。
接下來,各位系部主任對于應用型大學系統性方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其中,陸芳蕊主任提出,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不能閉門造車,我們要“走出去”,要放眼全國,借鑒應用型大學的成功經驗,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符合我校發展特色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方案。呂元主任指出,在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專業建設模塊中,我院新設的中文專業也應該考慮在內。肖劍平主任針對體育學科的特殊性,提出體育學科需要建立課上規章制度附則;在考核方面,可以加入根據晨練的出勤、比賽成績以及效果加入適當的成績比例。
最后,關四平院長對于會議內容做了總結。他指出,這是一次務實高效的會議,大家應該在這次會議討論內容的基礎上,把理論付諸實踐,把九次討論的成果和一系列應用措施落實到《建設方案》之中,使其使用、可行、充實、豐滿。然后,對《建設方案》的撰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且按學科做了具體分工。
撰稿人::張娜
編輯:張明林 崔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