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之五 ——總結交流會
2021年6月29日,人文社科學院在志存樓125室召開了師德師風專題教育總結交流會。大會由呂元主任主持,夏敏副校長出席了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人文社科學院院長關四平及全體教師參加了大會。
本次大會是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的第五次會議,通過前四次的充分討論、交流,六位教師代表結合各自的本職工作,暢所欲言,不僅在理論層面有了深刻的認知,更在實際工作中有了方向標。
陸芳蕊主任就《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簡稱《準則》)的內涵,充分肯定了基礎部全體教師在本職工作中對于《準則》的落實情況。
肖劍平主任談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并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了闡述:1、愛崗敬業;2、尊重關愛每一名學生;3、努力進取;4、以身作則;5、刻苦專研業務;6、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
楊芙容老師結合“論語”談了學習體會:
1.用真摯的情感感染學生;2.用堅定的信念培養學生;3.教書育人、雙管齊下。
她指出: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重要性,要擔負起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和使命,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嚴格自律,用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
李可心老師認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學生,教師應該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引用“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來進一步詮釋了作為一名師者德行的重要性。
李虹老師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學習感受:
一、何為好老師
1、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2、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3、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二、好典型
通過學習黃大年、李保國的感人事跡,作為教師,始終應該胸懷大局、心有大我、堅守正道,追求真理,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
三、自我反思
武芳老師以“用心去愛”為題,談了自己的學習感受:
一、熱愛教師職業,對待工作要充滿激情
教師的勞動是平凡樸素的,但卻孕育著偉大和無限的力量,通過分享師德標兵楊芙容老師潤物細無聲的點點滴滴,深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驕傲和自豪。
二、熱愛學生,對待學生要充滿深情
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正是有了這種大愛,武老師深受廣大學生的認可,教學也因此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接下來夏敏副校長發表重要講話,他說通過聽取大家的發言,感受非常深,人文社科學院在學院總體框架下一步一步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學習與落實等工作。
他首先就教育部出臺《準則》的背景進行了闡述:
1、高等教育法的內在要求;
2、符合國際慣例;國外更重視:1961年美國出臺了《教師職責規范》;隨后英國、法國都相繼出臺了教師標準。我國是第一次出臺。
3.進一步強調師德師風的重要性,師德師風是衡量教師水平的第一標準,因為是特殊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師德師風活動不是一陣風,需要常抓不懈,接著,夏校長又提出了以下四點要求:
1.典型引路,警鐘長鳴;他征引了校內外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例,要求大家以正面典型為榜樣,以反面例子為鑒戒。
2.教師要講良心,要履職盡責,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3.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教師,名副其實的教師。
4.教師要做到“四自”,即自律、自省、自立、自強。
夏校長的精彩講話,博得了人文社科學院全體教師的熱烈掌聲。
關四平院長從三個方面做了總結發言:
1、回顧
回顧了自5月26日一個多月師德師風活動開展的情況,對大家的積極參與和高度重視進行了肯定。
2、歸納
高度概括該《準則》涉及政治、法律、文化、教學、人格、學術科研、經濟等領域,并高度贊揚了該《準則》是專家、教育家們字斟句酌、集思廣益的結果。
3、啟示
??珍惜
教師職業是高雅的,是興趣和職業的完美結合,應該珍惜大學教師的職業,要有榮譽感,成就感,責任感。
??補短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及時補上自己的短板,整體水平就提升了。
??達標
? 要求大家向孔子、孟子、荀子等古代名師學習,向身邊的師德標兵楊芙容學習,向姚偉教授學習,達到標準的要求,做一名深受學生歡迎、有良知的高校名師。
最后關院長通過朱熹在岳麓書院的題字,讓大家感受到一代先哲給予我們的啟迪:要有君子人格、氣節、境界、奉獻的風骨。要求大家要知行合一,不辜負學校、家長、學生、社會寄予我們的厚望。
撰稿人:汪金柱
編輯:張明林 崔旭